種 基本解釋
種 國語辭典
穀物瓜果的種子。如:「菜種」、「種籽」。《詩經·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𦬊。」《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種,恆鑽其核。」
人的族類。如:「白種人」、「黃種人」。《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東號子麻奴傳》:「詔拜前校尉馬賢為謁者,鎮撫諸種。」
生命的延續。如:「絕種」。
事物的類別。如:「兵種」、「種類」。《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歆乃集六藝群書,種別為《七略》。」
膽量或骨氣。如:「有種就別跑!」、「他做事非常帶種。」
生物學上的分類名稱。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量詞。計算人或事物的類別的單位。如:「兩種人」、「三種花色」、「各種情況」。
把種子或秧苗的根埋在土裡,使其生長。如:「種樹」、「種花」、「種植」。
把疫苗注入人體內以預防疾病。如:「接種疫苗」、「種牛痘」。
〔古文〕𥢖
𥡰【廣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
𠀤音腫。穀種也。【詩·大雅】誕降嘉種。【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又【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註】黍稷菽麥稻。
又種類。【書·盤庚】無俾易種于兹新邑。【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又地名。【史記·貨殖傳】楊平陽𨻰西賈秦翟,北賈種代。【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又外域國名。【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又【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註】種種,謹慤貌。
又【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又髮短貌。【左傳·昭三年】余髮如此種種。
又【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𠀤音偅。蓺植也,布也。【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種,布也。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 【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从禾,重聲,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又童聲,與之用之音反。蓺與種植之種通。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从經傳爲正。舊音同,音蟲,皆非。
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ŋ˨˩˦; tʂuŋ˥˧ 唐代读音 *jiòng jiǒng日语读音 TANE UERU韩语罗马 CONG现代韩语 종越南语 chõng
客家话 [宝安腔] zung3 | zung5 [台湾四县腔] zung5 zung3 [东莞腔] zung5 zung3 [沙头角腔] zung5 zung3 [陆丰腔] zhung5 zhung3 [客英字典] zhung3 zhung5 [海陆腔] zhung5 zhung3 [梅县腔] zhung3 zhung5 [客语拼音字汇] zung3 zung4 [梅县腔] zung5粤语 zung2 zung3
近代音 穿母 東鍾韻 平聲陰 沖小空;照母 東鍾韻 上聲 腫小空;照母 東鍾韻 去聲 衆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腫韻 上聲 腫小韻 之隴切 三等 合口;照章母 用韻 去聲 種小韻 之用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東部 ;端母 東部 ;王力系统:章母 東部 ;章母 東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