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 基本解釋
● 義
- 適宜。《書•康誥》:「用其義刑義殺。」
- 正當;正派。《易•繫辭下》:「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 善;好。《詩•大雅•文王》:「宣昭義問,有虞殷自天。」
- 利益;功用。《墨子•經説下》:「義,利也。」
- 品德的根本,倫理的原則。《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
- 平,公正。《管子•水地》:「唯無不流,至平而止,義也。」
- 公益性的,為某種公益事業而舉辦的。如:義賣;義演。《三國志•魏志•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
- 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
- 克制推讓。《鶡冠子•泰鴻》:「同和者仁也,相容者義也。」
- 行為超出常人的;有正義感的。《史記•伯夷列傳》:「(武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弑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
- 古人認為禽畜之賢者。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八:「禽畜之賢則有義犬、義烏、義鷹、義鶻。」
- 名義上的;假的。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八:「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
- 摻雜做成的。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八:「合衆物為之則有義漿、義墨、義酒。」
- 意義,意思。漢孔安國《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 文體的一種。明徐師曾《文體明辨•義》:「按字書云,義者理也。本其理而疏之亦謂之義。若《禮記》所載《冠義》、《祭義》、《射義》諸篇是已。後人依倣,遂有此作。而唐以前諸集不少概見,至《宋文鑑》乃有之。其體有二:一則如古《冠義》之類。一則如今明經之詞。」
- 通「議」。議論。《戰國策•東周策》:「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義而攻宜陽。」
- 通「俄」。奸邪。《書•立政》:「茲乃三宅無義民。」
- 通「峨」。高大特立。《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
- 助詞。用於句首。《書•大誥》:「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
- 義大利舊譯為義大利,簡稱義。
- 姓。《漢書•酷吏傳•義縱》:「義縱,河東人也。」
● 義
- 禮節,儀式。《尚書大傳》卷一下:「贊曰:尚考太室之義,唐為虞賓。」
- 容貌,風度。《漢書•高帝紀下》:「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
- 準則,法度。《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
● 義
- 〔義臺〕臺名。《莊子•馬蹄》:「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
英語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德語 Bedeutung, Sinn ,Gerechtigkeit, gerecht
法語 justice,droiture,morale,sens,juste,équitable,adoptif
義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義
義 yí
名
(1) (「儀」的古字)
(2) 儀容;狀貌 [appearance;looks]
義,己之威儀也。——《說文》
說有義德之美也。——《賈子道德》
尚考大室之義。——《書·大傳》
署行義。——《漢書·高帝紀》。注:「行狀年紀也。」
又如:義淫(威儀隆盛);義節(儀節);義臺(古行禮義之臺)
(3) 儀制;法度 [laws]。
如:義刑(儀型。楷模;典範);義行(儀形。效法);義形(義刑);義事(謂度事之宜不行之);義度(儀則法度)
基本詞義
◎ 義
名
(1) (會意。從我,從羊。「我」是兵器,又表儀仗;「羊」表祭牲。本義:正義;合宜的道德、行爲或道理)
(2) 同本義 [justice;righteous;just]
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義不殺少。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義。——諸葛亮《出師表》
度義而後動。——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 秦。(義,堅持正義。)—— 宋· 蘇洵《六國論》
又如:丈義(主持正義);義斷恩絕(恩情道義斷絕);義不容辭(道義上不容推辭)
(3) 情誼 [friendly feelings;friendly sentiments]
違情義。——《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又如:無情無義;忘恩負義;義義合合(團結和睦);義讓(爲顧及情誼而相讓);義友(結義或聚義的友輩);義兄弟(結義的兄弟);義氣(爲情誼而甘願替別人承擔風險或作自我犧牲的氣度)
(4) 意義;意思 [meaning]
見義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詞義
(5) 理 [reason]。
如:義以成命(國家的法令,必以義理爲依據,方能施行);義薄雲天(義理高厚,直達雲天。形容道義極爲隆盛)
(6) 姓
詞性變化
◎ 義
形
(1) 名義上的 [artificial;nominal;adopted]
隱士趙逸,來至京師, 汝南王拜爲義父。——《洛陽伽藍記》
又如:義子(非親生之子,而認作父子或母子關係);義父(經拜認爲父。非親生之父,即乾爹,假父)
(2) 與志願者有關的;由志願者組成的 [volunteer]。
如:義狀(起義的狀子);義軍;義從(志願的隨從)
(3) 善;美 [good]
宣昭義問。——《詩·大雅·文王》
又如:義問(善聲;美好的聲譽);義榮(由於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榮譽);義心(常存節義的心境)
(4) 用於施捨、救濟的;爲公益而不取報酬的 [public]。
如:義莊(舊指某些豪紳地主撥出部分田地,作爲族產,以供祭祀辦學、救濟本族孤寡等費用);義田(爲救助窮困者而購置的田地)
(5) 假的 [false]。
如:義杖;義肢
(6) 另見 yí
常用詞組
義 國語辭典
-
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 施而德。」
-
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
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
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
意思。如:「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 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
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
-
姓。如漢代有義縱。
-
合於正義的。如:「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
用來周濟公眾的。如:「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
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如:「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廣韻】【集韻】【韻會】𠀤宜寄切,音議。【說文】己之威儀也。从我羊。【註】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从羊。【釋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
又【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爲名,其別最多。仗正道曰義,義師,義戰是也。眾所尊戴曰義,義帝是也。與衆共之曰義,義倉,義社,義田,義學,義役,義井之類是也。至行過人曰義,義士,義俠,義姑,義夫,義婦之類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義髻,在衣曰義襴,義領之類是也。合眾物爲之,則有義漿,義墨,義酒。禽畜之賢者,則有義犬,義烏,義鷹,義鶻。
又義渠,戎國地。【史記·秦本紀】伐義渠,虜其主。【註】寧廣二州,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也。
又姓。【前漢·酷吏傳】義縱,何東人。
又與誼同。【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摩民以誼。
又與儀通。【前漢·鄒陽傳】使東牟朱虛東褒義父之後。【註】應劭曰:邾儀父也。師古曰:義讀曰儀。
又與宜同。【韻補】周官凡殺人而義者,史記君義嗣,𠀤魚羈切。
又【韻補】叶牛何切。周官註:儀作義,古皆音俄。古文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陂音坡。◎按說文在我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己之威儀也。从我羊。羛,《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宜寄切〖注〗臣鉉等曰:此與善同意,故从羊。文二 重二
(義)己之威義也。言己者,以字之从我也。己,中宮。象人腹。故謂身曰己。義各本作儀。今正。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鄭司農注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是謂義爲古文威儀字。誼爲古文仁義字。故許各仍古訓。而訓儀爲度。凡儀象、儀匹,引申於此。非威儀字也。古經轉寫旣久。肴襍難辨。據鄭、許之言可以知其意。威義古分言之者,如北宮文子云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義。詩言令義令色,無非無義是也。威義連文不分者,則隨處而是。但今無不作儀矣。毛詩。威義棣棣。不可選也。傳曰:君子望之儼然可畏。禮容俯仰各有宜耳。棣棣,富而閒習也。不可選,物有其容不可數也。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故文王,我將毛傳皆曰。義,善也。引申之訓也。从我从羊。威儀岀於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義必由中𣃔制也。从羊者,與善美同意。宜寄切。古音在十七部。
(羛)墨翟書義从弗。墨翟書,藝文志所謂墨子七十一篇也。今存者五十三篇。義無作羛者。葢歲久無存焉爾。从弗者,葢取矯弗合宜之意。巍郡有羛陽鄉,讀若錡。此以地名證羛字。又箸其方音也。凡古地名多依䚻俗方語。如蓮勺呼輦酌。卑水呼班水。鮦陽呼紂陽。大末呼闥末。剡呼舌剡反。酈呼蹢躅之蹢。曲逆呼去遇。如是者不可枚數。羛陽讀若錡,同也。然注家皆讀羛陽,虛宜切。與錡音稍不同也。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鄉也。按此十二字。乃後人箋記之語。非許語也。鄴,內黃皆魏郡屬縣。羛陽鄉本在內黃北二十里。司馬紹統郡國志曰:魏郡內黃有羛陽聚。劉注。世祖破五校處。光武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李注。羛陽聚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諸本有作茀者,誤也。左傳。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於戲陽。杜注。內黃縣北有戲陽城。按漢晉皆在內黃北。魏地形志無內黃縣。當是倂於鄴。則羛陽亦在鄴矣。故知必後人箋記語也。戲羛音同。許宜反。左氏傳。有戲陽速。則戲陽又爲氏姓。
義 音韻方言
義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隸書 | 楷書 |
「義」 掇2.45合36701 | 「義」 義仲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338 | 「義」 包2.249 | 「義」 說文‧我部 | 「義」 睡.為11 | 「義」泰山刻石 | 「義」 |
「義」 師旂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809 | 「義」 郭.唐.8 | 「羛」 說文或體 | 「義」老子甲後189 | |||
「義」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 「」 郭.緇.2 | 「羛」縱橫家書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