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niǔ

ㄋㄧㄡˇ

部首 糸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紐

紐 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BD

左右結構

5515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nfg|xnhg

vmng

zxed

27112

拼音 niǔ

注音 ㄋㄧㄡˇ

部首 糸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7EBD筆順 5515211

常 標

纽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纽

(紐)

niǔ ㄋㄧㄡˇ

  1. “紐”的簡化字。

英語 knot; button; handle, knob; tie

德語 drehen, rotieren ,reißen, reißen ,Knopf, Schaltfläche (S)

法語 noeud,bouton

【漢典】

纽 詳細解釋

見“紐”。

【漢典】
【未集中】【糸】 紐·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纽”字頭,请參考“紐”字。)
【未集中】【糸】 紐·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廣韻】女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女九切,𠀤音忸。【說文】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博雅】束也。【急就篇註】紐謂結之䰎。【周禮·夏官·弁師】朱裏延紐。【註】小鼻在武上,筓所貫也。【儀禮·旣夕禮】紐前䞓後緇。【註】紐,所以聯帷荒。【禮·玉藻】幷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疏組謂帶交結處。【莊子·人閒世】禹舜之所紐也。【音義】崔云:系而行之曰紐。𥳑文云:本也。【楚辭·九歎】情素潔于紐帛。【註】結,束也。

又姓。【隋書·孝義傳】紐回,字孝政,河東安邑人。

又【韻補】叶碾與切。【陳琳·大荒賦】建皇極以連衡兮,布辰機而結紐。陽幹曜于乾門兮,隂氣伏于地戸。

 

【漢典】
【卷十三】【糸】

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纽”字頭,请參考“紐”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系也。一曰結而可解。从糸丑聲。女久切

『說文解字注』

(紐)系也。今本系下曰:係也。係者,結束也。一曰結而可解。結者,締也。締者,結不解也。其可解者曰紐。喪大記曰:小斂大斂皆左衽結絞不紐。正義云:生時𢂸竝爲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束畢結之,不爲紐也。从糸丑聲。女久切。三部。

【漢典】

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iou˨˩˦

粤语 nau2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紐」。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紐」 說文‧糸部「紐」 「纽」「纽」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紐
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鈕(niu3)
    2. 䏔(niu3)
    3. 钮(niu3)
    4. 紐(niu3)
    5. 扭(niu3)
    6. 炄(niu3)
    7. 靵(niu3)
    8. 忸(niu3)
    9. 狃(niu3)
    10. 莥(niu3)
    11. 䂇(niu3)
    12. 沑(niu3)
同部首
    1. 缀
    2. 纯
    3. 绎
    4. 缵
    5. 绬
    6. 纾
    7. 䌽
    8. 维
    9. 缫
    10. 经
    11. 绫
    12. 缥
同筆畫
    1. 䒡
    2. 㕩
    3. 杒
    4. 皀
    5. 𠙁
    6. 杊
    7. 㽖
    8. 刨
    9. 远
    10. 沘
    11. 灶
    12. 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