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綴
〈動〉
(1) 同本義 [sew;stitch]
綴,合箸也。——《說文》
綴衣。——《書·立政》。傳:“掌衣服。”
出綴衣於庭。——《書·顧命》
爲下國綴旒。——《詩·大雅·長髮》
綴甲厲兵。——《戰國策·秦策一》
(2) 又如:綴甲(縫製甲衣);綴拾(採集連綴);綴純(連綴雜彩以爲緣邊);綴葺(修補;縫補);綴綴(相連綴的樣子)
(3) 著作。組織文字以成篇章 [write;compose;compile]
伺其疲倦,即諭之綴詩賦。——白行簡《李娃傳》
李藩侍郎嘗綴 李賀歌詩,爲之集序未成。——《李長吉歌詩》
夜書細字綴語言,雨目眵昏頭雪白。——韓愈《短燈檠歌》
(4) 又如:綴集(連綴聚集。常指著述,編輯);綴法(舊時小學裏教導學生作文、造句的方法。連綴已讀過的文字,改白話爲文言,或改文言爲白話,均屬綴法之列)
(5) 裝飾 [decorate]
飾以文犀,雕以翠綠,綴以驪龍之珠,錯以荊山之玉。—— 曹植《七啓》
赤綴戶也,白綴牖也。——《大戴禮記》
(6) 又如:綴映(點綴映襯);綴飾(點綴裝飾)
(7) 連結 [connect]
綴,連也。——《廣雅》
綴鬼谷於北辰。——《楚辭·遠逝》
青樹翠曼,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綴行甚遠。(緊隨着走了很遠。綴,連結,這裏是緊跟的意思。)——《聊齋志異·狼三則》
(8) 又如:綴恩(聯繫親情);綴行(連接成行);綴連(組合;連屬);綴接(聯繫);綴組(繫結印綬)
(9) 點綴散佈 [stud]。如:天上綴滿了星星
詞性變化
◎ 綴
〈名〉
(1) 詞綴 [affix]。如:前綴;後綴;中綴
(2) 物件邊緣的裝飾 [ornament on the edge of sth.]
綱戶朱綴,刻方連些。——《楚辭》
常用詞組
【廣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𠀤音錣。【博雅】連也。【玉篇】緝也。【書·立政】綴衣。【傳】掌衣服。【疏】衣服必連綴著之,知綴衣是掌衣服者。【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又【書·顧命】底席綴純。【傳】綴,雜彩有文之具。
又【詩·商頌】爲下國綴旒。【傳】綴,猶結也。【禮·檀弓】殷主綴重焉。【註】殷人作主,而聯其重縣諸廟也。
又【禮·樂記】行其綴兆。【註】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
又【前漢·高帝紀】綴之以祀。【註】綴言不絕也。
又【荀子·非十二子篇】綴綴然。【註】不乖離之貌。
又竹劣切,音掇。【儀禮·士喪禮】綴足用燕几。【註】綴猶拘也。
又【禮·樂記】禮者,所以綴淫也。【註】綴,猶止也。
又【廣韻】陟劣切【集韻】枺劣切,𠀤音輟。義同。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綴兆。鄭康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