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shuò

xiāo

qiào

ㄕㄨㄛˋ

ㄒㄧㄠ

ㄑㄧㄠˋ

部首 竹

部外 9

總筆畫 15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BBE

上下結構

31431424325112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iej

hfbn

mkqk

88223

拼音 shuò xiāo qiào

注音 ㄕㄨㄛˋ ㄒㄧㄠ ㄑㄧㄠˋ

部首 竹 部外 9總筆劃 15

基本區 7BBE筆順 314314243251122

箾 基本解釋

● 箾

shuò ㄕㄨㄛˋ《廣韻》所角切,入覺生。藥部。


  1. 以竿擊人。《説文•竹部》:“箾,以竿擊人也。”
  2. 古代舞者所執之竿。《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

● 箾

xiāo ㄒㄧㄠ《廣韻》蘇彫切,平蕭心。


  1. 〔韶箾〕也作“箾韶”、“簫韶”。古樂曲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韶箾者。”
  2. 同“簫”。《集韻•簫韻》:“簫,《説文》:‘參差管樂,象鳳之翼。’或作箾。”

● 箾

qiào ㄑㄧㄠˋ


  1. 同“鞘”。刀劍套子。晋佚名《獨漉篇》:“刀鳴箾中,倚牀無施。”

英語 musical instrument like pan-pipes, bamboo flute

【漢典】

箾 國語辭典

箾ㄕㄨㄛˋshuò
動
  1. 用竿子打人。《說文解字·竹部》:「箾,以竿擊人也。」

名
  1. 古代舞者所拿的竿子。《廣韻·入聲·覺韻》:「箾,舞者所執。」

【漢典】
【未集上】【竹】 箾·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箾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 箾·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蘇彫切【正韻】先彫切,𠀤音蕭。與簫同。象箾,樂器,舞者所執。【左傳·襄二十九年】季子觀樂,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註】象箾,舞所執。 【說文】虞舜樂曰《箾韶》,《尚書》作《簫韶》。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色角切,音朔。【荀子·禮論篇】武、酌、桓、箾、𥳑、象。【註】舞曲名。【張衡·西京賦】飛𦉻潚箾,流鏑𢶉㩧。【註】箾,音朔。潚箾,𦉻形。【玉篇】以竿擊人也。

又【字彙補】《左傳》《象箾》註:原音朔,與《韶箾》異音,惟司馬氏从所交切。

【漢典】
【卷五】【竹】

箾 《說文解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以竿擊人也。从竹削聲。虞舜樂曰箾韶。所角切。又音簫

《說文解字注》

(箾)㠯竿擊人也。西京賦曰:飛䍐潚箾。薛曰:潚箾,䍐形也。按䍐者,网之以竿爲柄者也。左傳:舞象箾南籥。杜曰:象箾,舞所執。南籥,以籥舞也。箾不知何等器,豈以竿舞與。从竹削聲。所角切。二部。虞舜樂曰箾韶。按音部引書簫韶九成,知皋陶謨字作簫。此云箾韶,葢據左傳。左云見舞韶箾者,此作箾韶,見書,與左一也。孔疏云:箾卽簫字。釋文箾音簫,與上文象箾音朔異。今按同爲樂名,不當異義異音。疏引賈逵釋象箾云:箾舞曲名,言天下樂削去無道。於箾韶又不引賈注。

【漢典】

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uo˥˧; ɕiɑu˥; tɕʰiɑu˥˧ 韩语罗马 SO现代韩语 소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au1 seu1 [客英字典] siau1 [海陆腔] siau1粤语 siu6 sok3潮州话 siah4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蕭韻 平聲 蕭小韻 蘇彫切 四等 開口;審生母 覺韻 入聲 朔小韻 所角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沃部 ;王力系统:山母 藥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箾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箾」說文‧竹部 「箾」睡虎地簡17.132     「箾」
          「箾」天文雜占2.6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愬(shuo4)
    2. 碩(shuo4)
    3. 䁻(shuo4)
    4. 槊(shuo4)
    5. 燿(shuo4)
    6. 烁(shuo4)
    7. 爍(shuo4)
    8. 鑠(shuo4)
    9. 朔(shuo4)
    10. 䀥(shuo4)
    11. 䌃(shuo4)
    12. 矟(shuo4)
    13. 熇(xiao1)
    14. 櫹(xiao1)
    15. 蕭(xiao1)
    16. 虈(xiao1)
    17. 㺒(xiao1)
    18. 宵(xiao1)
    19. 侾(xiao1)
    20. 痟(xiao1)
    21. 歊(xiao1)
    22. 潇(xiao1)
    23. 髐(xiao1)
    24. 髇(xiao1)
    25. 㚁(qiao4)
    26. 䇌(qiao4)
    27. 躈(qiao4)
    28. 陗(qiao4)
    29. 诮(qiao4)
    30. 䃝(qiao4)
    31. 鞘(qiao4)
    32. 噭(qiao4)
    33. 礉(qiao4)
    34. 㪣(qiao4)
    35. 僺(qiao4)
    36. 㴥(qiao4)
同部首
    1. 節
    2. 箺
    3. 籣
    4. 䈇
    5. 䇘
    6. 䈾
    7. 箴
    8. 篐
    9. 篣
    10. 筽
    11. 䉢
    12. 簔
同筆畫
    1. 𠁕
    2. 墫
    3. 確
    4. 𠆃
    5. 蕵
    6. 犛
    7. 㯏
    8. 潦
    9. 𠆂
    10. 鮔
    11. 撔
    12. 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