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à

yē

ㄧㄚˋ

ㄧㄝ

部首 穴

部外 9

總筆畫 14

㝣 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AAB

上下结构

4453411125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wdd

jcqhk

woyg

30804

拼音 yà yē

注音 ㄧㄚˋ ㄧㄝ

部首 穴 部外 9總筆劃 14

統一碼 7AAB筆順 44534111253134

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窫

yà ㄧㄚˋ

     ◎ 〔~窳〕a.古代傳說中吃人的怪獸,如“(少鹹之山)有獸焉……名曰~~,其音如嬰兒,是食人。”b.殘害,如“昔有強秦,封豕其土,~~其民。”c.古國名。

其它字義


● 窫

yē ㄧㄝˉ

     ◎ 靜。

© 漢典
【午集下】【穴】 窫·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窫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 窫·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廣韻】烏黠切【集韻】乙黠切,𠀤音札。【類篇】空大也,靜也。

又窫窳,國名。

又獸名。【山海經】少咸之山有獸,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註】似𤠾而虎爪。

© 漢典
【】【】

㝣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窫”字頭,請參考“㝣”字:)
【】【】
『說文解字注』

(㝣)竫也。玉篇引蒼頡篇云。安也。从宀。契聲。於計切。十五部。

© 漢典

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 jɛ˥

粤语 jaak3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黠韻 入聲 軋小韻 烏黠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曷部 ;王力系统:影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窫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㝣
穵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䨙(ya4)
    2. 亜(ya4)
    3. 压(ya4)
    4. 玡(ya4)
    5. 䂒(ya4)
    6. 䯉(ya4)
    7. 冴(ya4)
    8. 潝(ya4)
    9. 齾(ya4)
    10. 犽(ya4)
    11. 圠(ya4)
    12. 亞(ya4)
    13. 噎(ye1)
    14. 耶(ye1)
    15. 擨(ye1)
    16. 倻(ye1)
    17. 歋(ye1)
    18. 椰(ye1)
    19. 掖(ye1)
    20. 蠮(ye1)
    21. 暍(ye1)
    22. 吔(ye1)
    23. 潱(ye1)
同部首
    1. 䆑
    2. 䆠
    3. 穷
    4. 窵
    5. 窺
    6. 䆓
    7. 窙
    8. 䆧
    9. 窥
    10. 窱
    11. 窢
    12. 竈
同筆畫
    1. 蔝
    2. 蜘
    3. 撱
    4. 䨑
    5. 䋭
    6. 䁓
    7. 韎
    8. 䋯
    9. 酶
    10. 嘜
    11. 鋁
    12. 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