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í

ㄌㄧˊ

部首 皿

部外 9

總筆畫 14

𥂻 𥂼 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6E0

上下结构

551353334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elf

vobt

zmgl

27102

拼音 lí

注音 ㄌㄧˊ

部首 皿 部外 9總筆劃 14

統一碼 76E0筆順 55135333425221

盠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盠

lí ㄌㄧˊ

  1. 以瓢爲飲器。
  2. 古代一種官職名稱,在司徒、司馬、司空之上,兼管東西軍政:“~之地位甚高,在三司之上。”
  3. 古同“蠡”,蟲蛀木。
© 漢典
【午集中】【皿】 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盠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 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9

【廣韻】郞奚切【集韻】憐題切【正韻】鄰溪切,𠀤音黎。【博雅】瓢也。【廣韻】以瓢爲飲器也。一曰簞也。

又【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黎上聲。義同。 【集韻】與劙同。亦作𥂻。

© 漢典
【卷十三】【䖵】

蠡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盠”字頭,請參考“蠡”字:)
【卷十三】【䖵】
『說文解字』

蟲齧木中也。从䖵彖聲。𥯵,古文。盧啓切〖注〗𢍝,亦古文。

『說文解字注』

(蠡)蟲齧木中也。此非蟲名。乃謂螙之食木曰蠡也。朱子注孟子曰蠡者齧木蟲、則誤矣。蠡之言剺也。如刀之剺物。蠡叚借之用極多。或借爲蠃蚌字。或借爲瓢?字。楚辭。覽芷圃之蠡蠡。又借爲禾黍離離字。孟子曰。以追蠡。趙注曰。追、鐘鈕也。鈕擘齧處深矣。蠡蠡、欲絕之皃。此又以蠡同離、同劙。方言曰。劙、解也。又曰。蠡、分也。皆其義也。不知叚借之恉、乃云鐘鈕如蟲齧而欲絕。是株守許書之辭。而未能通許書之意矣。从䖵。彖聲。彖見?部。讀若弛。非通貫切之彖也。此久誤。今正篆文倂說解。盧啟切。十六部。


(𥯵)古文。按此古文與篆不別。疑古文从豕。

© 漢典

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HISAJI WARIJI

潮州话 li5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齊韻 平聲 黎小韻 郎奚切 四等 開口;來母 薺韻 上聲 禮小韻 盧啓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齊部 ;王力系统:來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盠」 盠駒尊蓋西周中期集成6012「盠」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𥂻
𥂼
蠡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鋫(li2)
    2. 筣(li2)
    3. 厘(li2)
    4. 丽(li2)
    5. 纚(li2)
    6. 䔆(li2)
    7. 囄(li2)
    8. 狸(li2)
    9. 悡(li2)
    10. 㴝(li2)
    11. 犁(li2)
    12. 邌(li2)
同部首
    1. 䀊
    2. 盃
    3. 盪
    4. 盥
    5. 㿼
    6. 䀍
    7. 益
    8. 盩
    9. 盟
    10. 益
    11. 䀆
    12. 盢
同筆畫
    1. 鲜
    2. 锵
    3. 蔄
    4. 嘌
    5. 餏
    6. 僛
    7. 獡
    8. 幣
    9. 綟
    10. 頙
    11. 㠕
    12. 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