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ān

ㄍㄢ

部首 甘

部外 0

總筆畫 5

柑 𠔿 𠙸 𠙿 𤮺 𤮽 酣 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518

單一結構

12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d|fghg

tm

eb

44770

拼音 gān

注音 ㄍㄢ

部首 甘 部外 0總筆劃 5

基本區 7518筆順 12211

常 通 標

甘 基本解釋

● 甘

gān ㄍㄢ《廣韻》古三切,平談見。談部。


  1. 美味。《書•洪範》:「稼穡作甘。」
  2.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
  3. 甜味。《詩•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齊。」
  4. 甜味的食物。《楚辭•招魂》:「大苦鹹酸,辛甘行些。」
  5. 嗜好;愛好。《書•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峻宇彫牆。」
  6. 美好。《詩•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7. 情願;樂意。《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8. 寬鬆。《莊子•天道》:「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
  9. 言語動聽。《左傳•昭公十一年》:「今幣重而言甘,誘我也。」
  10. 同「柑」。果名。《太平御覽》卷九百六十六引《風土記》曰:「甘、橘之屬,滋味甜美。」
  11. 古地名。夏有扈國南郊地。在今陝西省戶縣。《書•甘誓序》:「啓與有扈戰于甘之野,作《甘誓》。」
  12. 古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寵於惠后,惠后將立之,未及而卒。」
  13. 古州名。西魏廢帝三年(西元554)改西涼州為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今屬甘肅省)。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高臺縣以東弱水上游。《隋書•地理志上》:「張掖郡,西魏置西涼州,尋改曰甘州。」
  14. 水名。①在陝西省戶縣境,注入澇水。②發源于河南省宜陽縣,北流至洛陽市西南注入洛水。③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縣,南流經靈川縣入灕江。④甘河,發源內蒙古自治區甘源北,東南流經鄂倫春自治旗入嫩江。
  15. 甘肅省的簡稱。
  16. 姓。《書•説命下》:「台小子舊學于甘盤。」

● 甘

hān ㄏㄢ《集韻》胡甘切,平談匣。談部。


  1. 同「酣」。《莊子•徐无鬼》:「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

英語 sweetness; sweet, tasty

德語 süß, herzig (Adj)​,Gan (Eig, Fam)​,Radikal Nr. 99 = süß, wohlschmeckend, freiwillig

法語 volontiers,doux,agréable

【漢典】

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甘 gān

形

(1) (會意兼指事。小篆從口,中間的一橫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漢字部首之一,從「甘」的字往往與「甜」、「美味」有關。本義:味美)

(2) 同本義 [delicious]

甘,美也。——《說文》

稼穡作甘。——《書·洪範》

以甘養肉。——《周禮·瘍醫》

甘勝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秦王飲食不甘。——《韓非子·存韓》

何曏者視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清· 周容《芋老人傳》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甘肥(味美香濃的食品);甘味(甘肥。美味);甘膳(珍饈美味);甘馨(美味佳餚)

(3) 甜 [sweet]

辛甘行些。——《楚辭·招魂》

開明北又有甘水。——《山海經·海內西經》

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 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 明· 劉基《苦齋記》

又如:甘醴(甘甜美味的酒);甘豆羹(一種甜豆羹);甘瓠(甘甜可食的瓠瓜);甘木(所結果實甜美的果樹);甘辛(甜而微辣)

(4) [言詞] 甜蜜動聽的 [honey]

今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左傳·昭公十一年》

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5) 好,及時 [good]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詩·小雅·甫田》

又如:甘澤(甘霖,甘雨);甘澍(甘雨);甘膏(甘雨,膏雨);甘霈(甘雨)

(6) 甘願;樂意 [be willing;willingly]

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清· 劉開《問說》

又如:不甘落後;甘分(甘心於本分);甘伏(甘心降伏);甘罪(自願承擔罪過)

詞性變化


◎ 甘 gān

名

(1) 美味的食品 [delicious food]

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甘食(鮮美的食物);甘軟(鮮美柔軟的食物);甘鮮(鮮美的食品)

(2) 甘味,甜味 [sweetness]

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爲不知甘苦之辨矣。——《墨子·非攻上》

(3) 通「柑」。果名,橘屬 [orange]

盧橘夏熟,黃甘橙楱。——司馬相如《上林賦》

◎ 甘 gān

動

(1) 通「酣」。嗜好;愛好 [hobby]

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莊子·徐無鬼》

殘仁賊義,甘財悅色。——曹植《藉田說》

又如:甘酒(嗜酒);甘嗜(嗜好);甘樂(喜好);甘利(好利;貪利);甘得(貪得)

常用詞組


甘拜下風甘草甘脆甘當甘芳甘汞甘貴甘井先竭甘居甘苦甘藍甘霖甘露甘美甘泉甘薯甘甜甘心甘油甘於甘雨甘願甘蔗甘旨
【漢典】

甘 國語辭典

甘ㄍㄢgān
形
  1. 甜美的。如:「味香甘甜」。《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五齣》:「海南荔子味尤甘,楊娘娘偏喜啖。」

  2. 美好。《詩經·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左傳·昭公十一年》:「幣重而言甘,誘我也。」

名
  1. 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晉·陶淵明〈有會而作詩〉:「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2. 姓。如秦代有甘茂。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 順遂。《左傳·莊公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

副
  1. 樂意、情願、自願。如:「甘願」、「甘拜下風」、「自甘墮落」。《詩經·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漢典】
【午集上】【甘】 甘·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0

甘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甘】 甘·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0

〔古文〕𠙸𠙿【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𠀤感平聲。【說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韻會】五味之一。【正韻】甜也。【書·洪範】稼穡作甘。【傳】甘味生于百穀。【詩·衞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禮·月令】中央土,其味甘。

又言之悅耳。亦曰甘。【左傳·昭十一年】幣重而言甘。

又【詩·衞風】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傳】甘,厭也。【疏】謂思之不已,乃厭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飮食口,甘遂至于厭足,故云:甘,厭也。

又【左傳·莊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註】甘心,言欲快意戮殺之。

又【易·臨卦】六三甘臨,无攸利。【註】甘者,佞邪說。媚不正之名也。

又【玉篇】樂也。【淮南子·繆稱訓】故人之甘甘非正爲蹠也。【註】人之甘甘,猶樂樂而爲之。

又【淮南子·道應訓】大疾則苦而不入,大徐則甘而不固。【註】甘,緩意也。

又姓。【書·說命】台小子舊學于甘盤。【註】甘盤,殷賢臣。

又甘茂甘羅,𠀤秦人。

又【抱朴子辯問卷】子韋甘均,占𠋫之聖也。

又漢複姓有甘莊甘土甘先三氏。

又地名。【書·甘誓】大戰于甘。【傳】甘,有扈郊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寵於惠后。【註】甘昭公,王子帶也,食邑於甘。

又【昭十七年】陸渾子奔楚,其衆奔甘鹿。【註】甘鹿,周地。

又山名。【山海經】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

又水名。【山海經】鹿蹄之山,甘水出焉。【註】按水經:甘水出南山甘谷。

又州名。【五音集韻】元魏西涼州攺甘州。

又【前漢·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宮。

又木名。【詩·召南】蔽芾甘棠。【傳】甘棠,杜也。【疏】郭璞曰:今之杜梨。【山海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註】甘木卽不死樹。

又【正韻】果名,俗作柑。【風土記】甘橘之屬,滋味甘美。

又【古今注】甘實形如石榴者,謂之壷甘。

又草名。【博雅】陵澤,甘遂也。【又】美丹,甘草也。

又【集韻】古暗切,音紺。土之味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甘切,音酣。【書·五子之歌】甘酒嗜音。

又熟也。【莊子·徐無鬼】甘寢。○按《正韻》別作戸甘切,胡、戸同母。不宜分列。

【漢典】
【卷五】【甘】

甘 《說文解字》

【卷五】【甘】
《說文解字》

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从甘。古三切

《說文解字注》

(甘)美也。羊部曰:美,甘也。甘爲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从口含一。一,道也。食物不一,而道則一,所謂味道之腴也。古三切。古音在七部。凡甘之屬皆从甘。

【漢典】

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Ąn˥ 唐代读音 *gɑm日语读音 AMAI UMAI AMANJIRU韩语罗马 KAM现代韩语 감越南语 bả cam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am1 [陆丰腔] gam1 [东莞腔] gam1 [海陆腔] gam1 [梅县腔] gam1 [台湾四县腔] gam1 [宝安腔] gam1 [沙头角腔] gam1 [客语拼音字汇] gam1粤语 gam1

近代音 見母 監鹹韻 平聲陰 甘小空;中古音 見母 談韻 平聲 甘小韻 古三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添部 ;王力系统:見母 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甘」乙7298 「甘」言甘𦎧鼎西周晚期文物89.6 「甘」包2.125   「甘」說文‧甘部 「甘」老子甲159     「甘」
  「甘」邯鄲上庫戈戰國早期集成11039 「甘」郭.老甲.19     「甘」承安宮鼎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柑
𠔿
𠙸
𠙿
𤮺
𤮽
酣
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苷(gan1)
    2. 矸(gan1)
    3. 咁(gan1)
    4. 泔(gan1)
    5. 坩(gan1)
    6. 𠄋(gan1)
    7. 乾(gan1)
    8. 柑(gan1)
    9. 忓(gan1)
    10. 凲(gan1)
    11. 魐(gan1)
    12. 粓(gan1)
同部首
    1. 甛
    2. 甙
    3. 㽎
    4. 㽏
    5. 甚
    6. 甝
    7. 㽑
    8. 㽐
    9. 甞
同筆畫
    1. 汁
    2. 扖
    3. 仺
    4. 白
    5. 𠂛
    6. 㣔
    7. 四
    8. 阤
    9. 氿
    10. 𠆰
    11. 必
    12. 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