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í

ㄑㄧˊ

部首 玉

部外 11

總筆畫 15

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482

左右結構

1121122111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adf|gdwf

mgtcg

ceb

14114

拼音 qí

注音 ㄑㄧˊ

部首 玉 部外 11總筆劃 15

基本區 7482筆順 112112211134121

璂 基本解釋

● 璂

qí ㄑㄧˊ


  1. 古代皮件縫合處的玉飾。

英語 jade ornament

【漢典】
【午集上】【玉】 璂·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璂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璂·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其。【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璂。【註】鄭康成曰:讀如綦。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十二以爲飾。詩曰會弁如星是也。

【漢典】
【】【】

璂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𤪌或从基。
【漢典】

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腔] ki2粤语 kei4潮州话 ki5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之韻 平聲 其小韻 渠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咍部 ;王力系统:羣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𤪌」 說文‧玉部「璂」
「璂」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韩国
異體字
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祁(qi2)
    2. 鶀(qi2)
    3. 䄢(qi2)
    4. 鲯(qi2)
    5. 荠(qi2)
    6. 掑(qi2)
    7. 脐(qi2)
    8. 䰇(qi2)
    9. 䉻(qi2)
    10. 䐡(qi2)
    11. 䡋(qi2)
    12. 岐(qi2)
同部首
    1. 琌
    2. 瓃
    3. 玸
    4. 㻷
    5. 瑂
    6. 㻊
    7. 㻜
    8. 琮
    9. 珰
    10. 玌
    11. 瑤
    12. 璋
同筆畫
    1. 㗶
    2. 憯
    3. 稻
    4. 辤
    5. 銷
    6. 䈔
    7. 墝
    8. 憰
    9. 篈
    10. 噵
    11. 衜
    12. 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