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éi

ㄌㄟˊ

部首 玉

部外 15

總筆畫 19

𤫤 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4C3

左右結構

11212512125121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lll

mgwww

ckkk

16160

拼音 léi

注音 ㄌㄟˊ

部首 玉 部外 15總筆劃 19

基本區 74C3筆順 1121251212512125121

瓃 基本解釋

● 瓃

léi ㄌㄟˊ


  1. 一種玉器。
  2. 一種玉。
  3. 同「蕾」,含苞待放的花。
【漢典】
【午集上】【玉】 瓃·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5

瓃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瓃·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5

【唐韻】魯回切【集韻】【韻會】盧回切,𠀤音雷。【說文】玉器也。【集韻】或作𤫥。

又【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𠀤音㶟。義同。【集韻】或作𤫤。

又【廣韻】力遂切【集韻】力僞切,𠀤音累。義同。

【漢典】
【卷一】【玉】

瓃 《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玉器也。从玉畾聲。魯回切〖注〗臣鉉等案:靁字注象回轉之形,畾不成字,凡从畾者並當从靁省。

《說文解字注》

(瓃)玉器也。雋不疑傳。帶櫑具劒。晉灼曰。古長劒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霍淸治書云。攷古圖有玉轆轤玉具劒。古樂府所云腰閒轆轤劒也。按古玉器爲鹿盧轉旋。葢不獨劒具。先鄭注周禮云。駔外有捷盧也。捷盧亦謂鹿盧也。从王。畾聲。說文無畾字、而云畾聲者。畾卽靁之省也。靁字下曰。從雨畾、象回轉形。木部櫑字下曰。刻木作雲靁、象施不竆。楊雄賦曰。轠轤不絶。凡從畾字皆形聲兼會意。魯回切。十五部。

【漢典】

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ei˧˥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脂韻 平聲 㶟小韻 力追切 三等 合口;來母 灰韻 平聲 雷小韻 魯回切 一等 合口;來母 至韻 去聲 類小韻 力遂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灰部 ;王力系统:來母 微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瓃」 說文‧玉部「瓃」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𤫤
𤫥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㗊(lei2)
    2. 累(lei2)
    3. 㒍(lei2)
    4. 樏(lei2)
    5. 䉓(lei2)
    6. 鑘(lei2)
    7. 檑(lei2)
    8. 䍣(lei2)
    9. 㔣(lei2)
    10. 縲(lei2)
    11. 缧(lei2)
    12. 䨓(lei2)
同部首
    1. 瓂
    2. 㻶
    3. 珇
    4. 琣
    5. 㺭
    6. 玏
    7. 瓓
    8. 瓅
    9. 㻏
    10. 珔
    11. 㻐
    12. 㻷
同筆畫
    1. 櫑
    2. 簸
    3. 騛
    4. 翽
    5. 癟
    6. 䊬
    7. 鵽
    8. 騷
    9. 㞡
    10. 鹸
    11. 䥍
    12. 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