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ì

ㄅㄧˋ

部首 玉

部外 5

總筆畫 9

㻫 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3CC

左右結構

112145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ntt

mgph

cwm

13104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玉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73CC筆順 112145434

珌 基本解釋

● 珌

bì ㄅㄧˋ


  1. 刀鞘下端的裝飾:「君子至止,鞞琫有~。」

英語 ornament

法語 bijou sur fourreau

【漢典】

珌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珌 bì

名

(1) 刀鞘、劍鞘下端的飾物 [decorations of sheath]

鞞琫有珌。——《詩·小雅·瞻彼洛矣》

(2) 又如:珌佩(佩刀的玉飾)

【漢典】

珌 國語辭典

珌ㄅㄧˋbì
名
  1. 佩刀刀鞘下端的裝飾物。《詩經·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鞞琫有珌。」漢·毛亨·傳:「珌,下飾。」

【漢典】
【午集上】【玉】 珌·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珌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 珌·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古文〕㻫【唐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必。【說文】佩刀下飾。天子以玉。【詩·小雅】鞞琫有珌。【傳】珌下飾。【前漢·王莽傳】瑒琫瑒珌。【註】佩刀之飾,上曰琫,下曰珌。

又人名。【後漢·獻帝紀】督軍校尉周珌。

又【集韻】必結切,音㢼。義同。

【漢典】
【卷一】【玉】

珌 《說文解字》

【卷一】【玉】
《說文解字》

佩刀下飾。天子以玉。从玉必聲。卑吉切

《說文解字注》

(珌)佩刀下飾。天子以玉。毛傳云。天子以珧。說文珧字下亦云。天子珧珌。此當人云。天子以珧。諸矦以玉。淺人妄竄改之。从王。必聲。卑吉切。十二部。


(㻫)古文珌。各本無。玉篇曰。珌古文作㻫。汗𥳑、古文四聲韻皆曰。㻫見說文。今據補。必畢古通用。同在十二部。

【漢典】

珌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日语读音 KAZARI韩语罗马 PHIL现代韩语 필

客家话 [海陆腔] bit7 [客英字典]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粤语 bit1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質韻 入聲 必小韻 卑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屑部 ;王力系统:幫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珌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珌」 說文‧玉部「珌」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韩国
異體字
㻫
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哔(bi4)
    2. 毙(bi4)
    3. 㢸(bi4)
    4. 襅(bi4)
    5. 诐(bi4)
    6. 鏎(bi4)
    7. 䨆(bi4)
    8. 荜(bi4)
    9. 祕(bi4)
    10. 貱(bi4)
    11. 䁹(bi4)
    12. 㘩(bi4)
同部首
    1. 琂
    2. 㻜
    3. 瓂
    4. 璩
    5. 㻫
    6. 琒
    7. 珰
    8. 琬
    9. 琶
    10. 理
    11. 瑨
    12. 㺻
同筆畫
    1. 泉
    2. 帝
    3. 洩
    4. 狊
    5. 郧
    6. 炱
    7. 䄰
    8. 䀗
    9. 胚
    10. 种
    11. 洢
    12. 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