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ū

jiǎo

ㄑㄧㄡ

ㄐㄧㄠˇ

部首 水

部外 9

總筆畫 12

湬 𣹌 𨺹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E6B

左右结构

441312344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toy

ehdf

vmuo

39180

拼音 qiū jiǎo

注音 ㄑㄧㄡ ㄐㄧㄠˇ

部首 水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6E6B筆順 441312344334

標

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湫

qiū ㄑㄧㄡˉ

  1. 水潭:“南有龍兮在山~”。大龍~(瀑布,在中國浙江省雁蕩山)。
  2. 涼:“~兮如風”。

其它字義


● 湫

jiǎo ㄐㄧㄠˇ

     ◎ 低窪:~隘(低溼狹小)。

英語 a small pond; a damp and narrow place

德語 tiefliegend (Adj)

法語 marais,marécage

© 漢典

湫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湫 jiǎo

〈形〉

(1) [地勢]低下;低窪 [low-lying]

湫宅閉門,不有椒房之勢。——揚雄《法言》

(2) 又如:湫窄(低溫狹小,謙稱自己居處貧窘);湫仄(低下狹窄);湫阨(低小狹小);湫凹(低窪);湫居(低矮的住房)

(3) 另見 jiū

常用詞組


湫隘
 

基本詞義


◎ 湫 jiū

〈形〉

(1) 清靜 [tranquil]。如:湫然(清靜的樣子)

(2) 另見 jiǎo

基本詞義


◎ 湫 qiū

〈名〉

(1) 水潭 [pond;pool]

湫,湫隘下也。從水,秋聲。春秋傳曰:晏子之宅湫隘。——《說文》。按,訓爲下溼也。”

湫隘囂塵。——《左傳·昭公三年》。注:“下也。”

(2) 又如:湫泊(水潭);湫水(潭水)

(3) 洞穴 [hole]

此之謂定性於大湫。——《呂氏春秋·審分》

詞性變化

◎ 湫 qiū

〈動〉

(1) 凝集;積滯 [stagnate]

勿使有所壅閉湫底。——《左傳·昭公元年》。注:“集也。”

(2) 又如:湫底(積滯不暢);湫淤(積滯不通)

(3) 另見 jiǎo

© 漢典

湫 國語辭典

湫ㄐㄧㄠˇjiǎo
  1. 參見「湫隘 」條。

© 漢典
【巳集上】【水】 湫·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湫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湫·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韻會】【正韻】卽由切【集韻】將由切,𠀤音啾。北人呼水池爲湫。

又水名。【說文】有湫水,在周地。【史記·封禪書】湫淵祠朝那。【註】湫淵,在安定朝那縣。

又懸瀑水曰龍湫。

又憂愁貌。【春秋·繁露陽尊隂卑篇】湫湫者,悲愁之狀也。

又涼貌。【宋玉·高唐賦】湫兮如風。

又【唐韻】子了切【集韻】子小切,𠀤音剿。湫,隘也。【左傳·昭元年】壅閉湫底。【註】湫謂氣聚,底謂氣止,皆停滯不散之意。

又【昭二年】湫隘器塵。【註】湫,下也。

又地名。【左傳·莊十九年】楚子伐黃,還及湫。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在九切,音愀。義同。一曰洩水瀆也。

又【集韻】兹消切,音焦。夫湫,亦地名。

又宗蘇切,音租。人名。【左傳】魯有子服湫。

© 漢典
【卷十一】【水】

湫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隘。下也。一曰有湫水,在周地。《春秋傳》曰:“晏子之宅秋隘。”安定朝𨙻有湫泉。从水秋聲。子了切。又,卽由切

『說文解字注』

(湫)隘下也。當作湫隘湫下也。此舉左傳湫隘字而釋湫。如毛傳云文茵文虎皮也之例。杜預亦云湫下、隘小。下文塏訓高燥。爲湫之反。昭三年左傳服注。湫、箸也。十二年杜注。湫、愁隘也。皆引伸之義。一曰有湫水在周地。未聞。春秋傳曰。晏子之宅湫隘。事見左傳昭三年。安定朝那有湫淵。淵各本作泉。唐人避諱改也。今正。安定郡朝那、二志同。朝追輸切。朝那故城在今甘肅平涼府附郭平涼縣西北。前志云。有湫淵祠。蘇林云。淵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減。不生艸木。一統志曰。朝那湫今在平涼府固原州西南。从水。秋聲。子了切。又卽由切。三部。

© 漢典

湫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ou˥; tɕiɑu˨˩˦ 唐代读音 tsiou日语读音 KUTE韩语罗马 CHWU现代韩语 추

客家话 [海陆腔] ziu1 ciu1 [客语拼音字汇] qiu1 [台湾四县腔] ziu1 ciu1 [客英字典] ziu1 ciu1 [梅县腔] ziu1粤语 zau1 ziu2潮州话 徐优1(秋)

近代音 精母 尤侯韻 平聲陰 啾小空;中古音 清母 尤韻 平聲 秋小韻 七由切 三等 開口;精母 尤韻 平聲 遒小韻 即由切 三等 開口;精母 篠韻 上聲 湫小韻 子了切 四等 開口;從母 有韻 上聲 湫小韻 在九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蕭部 ;精母 蕭部 ;清母 蕭部 ;王力系统:精母 幽部 ;精母 幽部 ;清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湫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湫」 說文‧水部「湫」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湬
𣹌
𨺹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丠(qiu1)
    2. 鳅(qiu1)
    3. 龜(qiu1)
    4. 萩(qiu1)
    5. 緧(qiu1)
    6. 䱸(qiu1)
    7. 蓲(qiu1)
    8. 鞧(qiu1)
    9. 坵(qiu1)
    10. 鰍(qiu1)
    11. 湬(qiu1)
    12. 楸(qiu1)
    13. 恔(jiao3)
    14. 孂(jiao3)
    15. 灚(jiao3)
    16. 曒(jiao3)
    17. 剿(jiao3)
    18. 敫(jiao3)
    19. 䘨(jiao3)
    20. 侥(jiao3)
    21. 晈(jiao3)
    22. 䚩(jiao3)
    23. 䁶(jiao3)
    24. 徺(jiao3)
同部首
    1. 㶊
    2. 沋
    3. 沜
    4. 㵇
    5. 淚
    6. 泺
    7. 渽
    8. 涆
    9. 浙
    10. 瀿
    11. 汸
    12. 涥
同筆畫
    1. 琛
    2. 湲
    3. 湝
    4. 㓸
    5. 喈
    6. 棠
    7. 飪
    8. 揋
    9. 甁
    10. 㷃
    11. 颍
    12. 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