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浙
淛 Zhè
名
(1) (形声。从水,折声。本义:水名。浙江,即钱塘江)
(2) 同本义 [Zhe River],水名。即今钱塘江,上游为新安江
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 浙江。——《说文》。按,即 禹贡三江之 南江也,但 江故道今不可考,世俗以 钱塘江当之。非是。 钱唐江古谓之 浙江。
(3) 古州名,浙州 [Zhe prefecture]。其境约当今贵州习水县一带
(4) 浙江省的简称 [Zhejiang province]
浙 國語辭典
-
參見「浙江 」條。
-
浙江省的簡稱。
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爲浙江。从水折聲。旨熱切
(浙)江水東至會稽山陰爲浙江。會稽郡山陰二志同。今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是其地。今俗皆謂錢唐江爲浙江,不知錢唐江,地理志、水經皆謂之漸江。江至會稽山陰,古曰浙江。說文浙漸二篆分舉劃然。後人乃以浙名冒漸,葢由二水相合,如吳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史記楚威王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始皇至錢唐臨浙江皆謂是也。今則江故道不可攷矣。歙金氏榜禮箋曰:班志南江,在會稽吳縣南,東入海,楊州川。北江,在毗陵北,東入海,楊州川。中江,出丹陽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楊州川。毗陵之北江卽今大江。其蕪湖之中江,吳縣之南江逕流湮廢。據班志丹陽石城下云: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說文江水至會稽山陰爲浙江。闞駰十三州志曰:江水至會稽與浙江合。晉灼亦云:水經江水又東至石城縣,分爲二。其一東北流,過毗陵縣北爲北江。其一又東至會稽餘姚縣東,入於海。酈注沔水篇曰:江水自石城東出爲南江。又東逕宣城之臨城縣南,又東逕安吳縣,又東逕寧國縣南,又東逕故鄣縣南、安吉縣北,又東北爲長瀆。歷湖口。又歷烏程縣。南通餘杭縣,則與浙江合。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又東注於海,所謂地理志江水自石城東出逕吳國南爲南江者也。榜謂分江水合三江言之爲南江,猶岷江合言之爲北江。班氏備列南江、中江、北江,以應職方楊州其川三江。其於石城著南江源委,猶於湔氐道著北江源委。故志於中江言出蕪湖西南、東至陽羨入海。至南江、北江但云東入海。以入海之地已互見於石城,湔氐道也。是分江水爲南江,卽志文考之益明。酈注能說南江,而不能說中江耳。从水㪿聲。旨切。十五部。
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ɤ˥˧ 日语读音 YONAGERU韩语罗马 CEL现代韩语 절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zet7 zat7 zap8 [客英字典] zhet7 [沙头角腔] ziet7 [梅县腔] zat7 [海陆腔] zhat7 zhap8 [客语拼音字汇] zad5 zeb6 zed5 [宝安腔] zet7 [东莞腔] zet7粤语 zit3潮州话 zig4(chik) [揭阳、潮阳]ziag4(chiak)
近代音 照母 車遮韻 入聲作上聲 哲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薛韻 入聲 晢小韻 旨熱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曷部 ;王力系统:章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