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iǎo

ㄐㄧㄠ

部首 阝

部外 9

总笔画 11

湫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8EB9

左右结构

52312344334

五笔

仓颉

郑码

btoy

nlhdf

ymuo

拼音 jiǎo

注音 ㄐㄧㄠ

部首 阝 部外 9总笔画 11

扩展B 28EB9笔顺 52312344334

𨺹 基本解释

● 𨺹


  1. 同“湫”。

英语 mournful, narrow; used for U+6E6B 湫

【漢典】
【巳集上】【水】 湫·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𨺹”字头,请参考“湫”字。)
【巳集上】【水】 湫·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韻會】【正韻】卽由切【集韻】將由切,𠀤音啾。北人呼水池爲湫。

又水名。【說文】有湫水,在周地。【史記·封禪書】湫淵祠朝那。【註】湫淵,在安定朝那縣。

又懸瀑水曰龍湫。

又憂愁貌。【春秋·繁露陽尊隂卑篇】湫湫者,悲愁之狀也。

又涼貌。【宋玉·高唐賦】湫兮如風。

又【唐韻】子了切【集韻】子小切,𠀤音剿。湫,隘也。【左傳·昭元年】壅閉湫底。【註】湫謂氣聚,底謂氣止,皆停滯不散之意。

又【昭二年】湫隘器塵。【註】湫,下也。

又地名。【左傳·莊十九年】楚子伐黃,還及湫。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在九切,音愀。義同。一曰洩水瀆也。

又【集韻】兹消切,音焦。夫湫,亦地名。

又宗蘇切,音租。人名。【左傳】魯有子服湫。

【漢典】
【卷十一】【水】

↳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𨺹”字头,请参考“湫”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隘。下也。一曰有湫水,在周地。《春秋傳》曰:“晏子之宅秋隘。”安定朝𨙻有湫泉。从水秋聲。子了切。又,卽由切

《說文解字注》

(湫)隘下也。當作湫隘湫下也。此舉左傳湫隘字而釋湫。如毛傳云文茵文虎皮也之例。杜預亦云湫下、隘小。下文塏訓高燥。爲湫之反。昭三年左傳服注。湫、箸也。十二年杜注。湫、愁隘也。皆引伸之義。一曰有湫水在周地。未聞。春秋傳曰。晏子之宅湫隘。事見左傳昭三年。安定朝那有湫淵。淵各本作泉。唐人避諱改也。今正。安定郡朝那、二志同。朝追輸切。朝那故城在今甘肅平涼府附郭平涼縣西北。前志云。有湫淵祠。蘇林云。淵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減。不生艸木。一統志曰。朝那湫今在平涼府固原州西南。从水。秋聲。子了切。又卽由切。三部。

【漢典】

𨺹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湫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教(jiao1)
    2. 跤(jiao1)
    3. 嬌(jiao1)
    4. 茮(jiao1)
    5. 僬(jiao1)
    6. 嶕(jiao1)
    7. 蕉(jiao1)
    8. 簥(jiao1)
    9. 嶣(jiao1)
    10. 䢒(jiao1)
    11. 蛟(jiao1)
    12. 姣(jiao1)
同部首
    1. 郯
    2. 陡
    3. 陋
    4. 郳
    5. 䧜
    6. 阥
    7. 鄈
    8. 邗
    9. 陏
    10. 䣀
    11. 隬
    12. 隨
同笔画
    1. 敝
    2. 琉
    3. 鸹
    4. 㸺
    5. 釻
    6. 崓
    7. 㖫
    8. 萸
    9. 眻
    10. 悪
    11. 㰰
    12. 逮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