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àn

ㄉㄢˋ

部首 水

部外 8

總筆畫 11

氮 灩 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DE1

左右結構

44143344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ooy

eff

vuuo

39189

拼音 dàn

注音 ㄉㄢˋ

部首 水 部外 8總筆劃 11

基本區 6DE1筆順 44143344334

常 通 標

淡 基本解釋

● 淡

dàn ㄉㄢˋ


  1. 含鹽分少,與“鹹”相對:味~。~水。~化。
  2. 淺,薄,含某種成分少,與“濃”相對:~酒。~綠。~薄。淺~。~雅。天高雲~。
  3. 不熱心:冷~。~泊(對名利不熱心)。~漠。~忘。恬~。
  4. 營業不旺盛:~季。
  5. 無關緊要,無聊:扯~。~話。

英語 weak, watery; insipid, tasteless

法語 faible,pâle,léger,doux,clair,indifférent

【漢典】

淡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淡 dàn

〈形〉

(1) (形聲。从水,炎聲。本義:味淡;味道不濃,不鹹)

(2) 同本義 [tastless;weak]

淡,薄味也。——《說文》

淡而不厭。——《禮記·中庸》

君子淡以成。——《禮記·表記》。注:“無酸酢少味也。”

淡也者,五味之中也。——《管子·水地》

大味必淡。——《漢書·揚雄傳》。注:“謂無主味也。”

其水淡而清。——《世說新語·言語》

又如:淡酒;淡味;淡句(平淡乏味的詩句);淡而不厭(指詩文恬淡而不乏味);淡菜

(3) 稀薄 [thin;light]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又如:淡水白酒(薄酒);淡蛾(淡眉);淡煙(輕煙);淡粥(稀粥)

(4) 顏色淺 [light;pale]。

如:淡青;淡綠;淡服(淡素的衣服);淡濛濛(淺淡朦朧);淡掃蛾眉(輕畫眉毛。形容婦女化妝清雅)

(5) 冷淡,不熱情 [indifferent]

鈞與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唐書·盧鈞傳》

又如:冷淡(不熱情,不親熱);淡悠悠(不介意的樣子);淡話(不痛不癢的話;可說可不說的話)

(6) 淡雅 [simple but elegant]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

又如:淡淨(淡雅素淨);淡妝濃抹(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

(7) 淡泊,不追求名利 [not seek fame and wealth]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水》

又如:淡如(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淡泊自甘(樂於恬淡生活,不以清貧爲苦)

(8) 營業不旺盛 [slack;dull]。

如:淡月;在淡季裏解僱一些職員

常用詞組


淡泊淡泊明志淡薄淡淡淡化淡話淡季淡漠淡然淡食淡水淡水魚淡忘淡雅淡月淡妝
【漢典】

淡 國語辭典

淡ㄉㄢˋdàn
形
  1. 味道不鹹、不重。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2. 稀薄、不濃厚。如:「淡酒」、「雲淡風輕」。《莊子·山林》:「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 色淺。如:「淡黃色」。

  4. 不熱心。如:「冷淡」、「淡淡的應了一聲。」

  5.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生意清淡」。

副
  1. 淺、不深。如:「淡妝濃抹」、「淡掃蛾眉」。

名
  1. 北方方言。指無聊、無意義的話。如:「瞎扯淡」。《儒林外史·第四回》:「眾人慌了,求張鄉紳……說情,知縣准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了一個淡,趕了出去。」

  2. 姓。如明代宦官劉謹,仗勢欺人,同州一帶劉姓恥與劉謹同姓,遂改姓為淡。

【漢典】
【巳集上】【水】 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淡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𠀤音啖。【說文】薄味也。【急就篇註】平薄謂之淡。【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註】啖,亦作淡。【如淳曰】食無菜茹爲淡。

又甘之反也。【禮·表記】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又【廣韻】徒敢切,音噉。淊淡,水滿貌。【前漢·揚雄傳】秬鬯泔淡。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以冉切,音琰。澹淡,水播蕩貌。【枚乗·七發】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又隨風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又淡淡,安流平滿貌。【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𠀤入。

又【廣韻】【集韻】𠀤徒甘切,音談。水貌也。或作澹。

又與痰通。【王羲之·初月帖】淡悶千嘔。【黃伯思云】淡,古痰字。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餤。水味也。【中庸】淡而不厭。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水貌。【列子·湯問篇】淡淡焉若有物存。張湛讀。

 

【漢典】
【卷十一】【水】

淡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薄味也。从水炎聲。徒敢切

《說文解字注》

(淡)薄味也。醲之反也。酉部曰:醲,厚酒也。又澹淡亦作淊淡,水滿皃。楊雄賦:秬鬯泔淡。應劭曰:泔淡,滿也。按泔淡訓滿,謂淡爲贍之假借。从水炎聲。徒敢切。八部。

【漢典】

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唐代读音 *dhɑ̀m *dhɑ̌m日语读音 AWAI USUI韩语罗马 TAM现代韩语 담越南语 đạ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3 [沙头角腔] tam1 [梅县腔] tam1 tam5 [海陆腔] tam6 tam1 [客语拼音字汇] tam1 tam4 [陆丰腔] tam1 [客英字典] tam1 tam5 [宝安腔] tam3 | tam1粤语 daam6 taam5

近代音 端母 監鹹韻 去聲 淡小空;中古音 定母 談韻 平聲 談小韻 徒甘切 一等 開口;定母 闞韻 去聲 憺小韻 徒濫切 一等 開口;定母 敢韻 上聲 噉小韻 徒敢切 一等 開口;喻以母 琰韻 上聲 琰小韻 以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添部 ;影母 添部 ;王力系统:定母 談部 ;餘母 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淡」 後1.10.8合36587「淡」 郭.老丙.5「淡」 說文‧水部「淡」
甲骨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氮
灩
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沊(dan4)
    2. 膻(dan4)
    3. 疍(dan4)
    4. 馾(dan4)
    5. 彈(dan4)
    6. 瘅(dan4)
    7. 啿(dan4)
    8. 诞(dan4)
    9. 禫(dan4)
    10. 嘾(dan4)
    11. 癚(dan4)
    12. 腅(dan4)
同部首
    1. 㴟
    2. 濾
    3. 潊
    4. 濗
    5. 滤
    6. 㲺
    7. 浬
    8. 法
    9. 泦
    10. 㳵
    11. 澚
    12. 灄
同筆畫
    1. 崙
    2. 㺀
    3. 㲕
    4. 族
    5. 㫰
    6. 唵
    7. 眥
    8. 䨋
    9. 皏
    10. 惧
    11. 國
    12. 郾
小學古詩詞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初中古詩詞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