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ù

ㄓㄨˋ

部首 木

部外 5

總筆畫 9

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F1

左右結構

12344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ygg

dyg

fsc

40914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部首 木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67F1筆順 123441121

常 通 標

柱 基本解釋

● 柱

zhù ㄓㄨˋ


  1. 建築物中直立的起支撐作用的構件:~子。~石。頂樑~。
  2. 形狀像柱子的東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臣(對國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英語 pillar, post; support; lean on

德語 Betonpfeiler (S)​,Säule (S)​,Zhu (Eig, Fam)

法語 pilier,poteau

【漢典】

柱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柱 zhǔ

動

(1) 支撐。通「拄」 [support]

且鰲足可以柱天,體必長大,不容於天地,女媧雖聖,何能殺之?——《論衡·談天》

又如:柱天(撐天;支天);柱地(立柱支地)

(2) 擋住;阻塞 [stop]

內人共舉機以柱門,兵斫門,不能破。——《三國志》

(3) 拄 [lean on]

手把定筇竹,柱杖行田野,出村房。——《劉知遠諸宮調》

又如:柱杖(手杖)

(4) 另見 zhù

基本詞義


◎ 柱 zhù

名

(1) (形聲。從木,主聲。本義:屋柱)

(2) 同本義 [post;pillar;column]

柱,楹也。——《說文》

剪屏柱楣。——《儀禮·喪服》。注:「所謂樑闇。」

東至於底柱。——《書·禹貢》

散木也,…以爲柱則蠹。——《莊子·人間世》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擲 秦王,不中,中柱。——《戰國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柱磉石(支撐柱子的基石);銅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樑(柱和樑);柱棟(屋柱與棟樑);柱極(殿柱和正樑);柱楣(茅廬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樑)

(3) 像柱子的東西 [sth.shaped like a column]

藉車之柱,長丈七尺。——《墨子•備城門》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4) 另見 zhǔ

常用詞組


柱廊柱身柱石柱子柱座
【漢典】

柱 國語辭典

柱ㄓㄨˋzhù
名
  1. 屋中直立以支持梁的粗木。《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也稱為「柱子」。

  2. 泛稱細長像柱形的東西。如:「水柱」、「花柱」。

  3. 琴瑟上繫弦的木條。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動
  1. 支持。漢·王充《論衡·談天》:「且鼇足可以柱天,體必長大,不容于天地,女媧雖聖,何能殺之?」

  2. 譏刺。《漢書·卷六七·朱雲傳》:「既論難,連柱五鹿君。」通「拄」。

【漢典】
【辰集中】【木】 柱·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柱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柱·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𠀤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𠀤音主。柱夫,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漢典】
【卷六】【木】

柱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楹也。从木主聲。直主切

《說文解字注》

(柱)楹也。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從木。主聲。直主切。古音在四部。按柱引伸爲支柱柱塞。不計縱横也。凡經注皆用柱。俗乃別造從手拄字。音株主切。

【漢典】

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唐代读音 *djhiǒ日语读音 HASHIRA KOTOJI SASAERU韩语罗马 CWU现代韩语 주越南语 trụ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cu3 [梅县腔] ch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zu3 [海陆腔] chu1 chu3 [客英字典] chu5 [陆丰腔] chu1 [宝安腔] cu1粤语 cyu5

近代音 照母 魚模韻 上聲 主小空;照母 魚模韻 去聲 注小空;中古音 澄母 麌韻 上聲 柱小韻 直主切 三等 合口;知母 麌韻 上聲 拄小韻 知𢈔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侯部 ;定母 侯部 ;王力系统:端母 侯部 ;定母 侯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柱」 望2.15「柱」 說文‧木部「柱」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祝(zhu4)
    2. 砫(zhu4)
    3. 芧(zhu4)
    4. 嵀(zhu4)
    5. 坾(zhu4)
    6. 墸(zhu4)
    7. 蛀(zhu4)
    8. 䐢(zhu4)
    9. 築(zhu4)
    10. 䝬(zhu4)
    11. 馵(zhu4)
    12. 鋳(zhu4)
同部首
    1. 榮
    2. 㭌
    3. 梥
    4. 枽
    5. 柝
    6. 楑
    7. 栘
    8. 橓
    9. 根
    10. 梅
    11. 栾
    12. 樚
同筆畫
    1. 毗
    2. 虽
    3. 荜
    4. 恪
    5. 㫢
    6. 洢
    7. 㡾
    8. 洐
    9. 㖉
    10. 畉
    11. 砆
    12. 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