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ò

ㄆㄛˋ

部首 攴

部外 5

總筆畫 9

𤽐 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40

左右结构

32511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ty

haok

nkmo

28640

拼音 pò

注音 ㄆㄛˋ

部首 攴 部外 5總筆劃 9

統一碼 6540筆順 325113134

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敀

pò ㄆㄛˋ

  1. 古同“迫”。
  2. 大打。
© 漢典
【卯集下】【攴】 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敀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廣韻】博陌切。與迫同。【說文】作𤽐,迮也。周書曰:常𤽐常任。○按書立政,今本作伯。

又【玉篇】强也。【篇海】附也。

又【廣韻】普伯切,音拍。大打也。

© 漢典
【卷三】【攴】

敀 《说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迮也。从攴白聲。《周書》曰:“常敀常任。”博陌切

『說文解字注』

(敀)迮也。迮、起也。敀者、起之也。與廹音義同。从攴。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周書曰。常敀常任。立政篇文。按漢人所用皆作常伯。今尙書作伯。許所據絕異者、壁中古文多假借字也。以敀爲伯、如洪範以𡚽爲好。顧命以?爲蔑。牧誓以狟爲桓。皆壁中古文假借。今尙書作伯好蔑桓者、孔安國以今文字讀古文而易之。而漢世言古文尙書者因之。如杜子春、鄭司農讀周禮故書。往往易其字。而許叔重、鄭康成多因之。其理一也。杜子春巳改之周禮。其故書古字猶存於鄭注。孔安國巳改之尙書。其壁中古文之字猶存於說文。

© 漢典

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o˥˧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敀」 包2.142「敀」 說文‧攴部「敀」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𤽐
迫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䘠(po4)
    2. 洦(po4)
    3. 䣮(po4)
    4. 廹(po4)
    5. 䞟(po4)
    6. 烞(po4)
    7. 䪙(po4)
    8. 魄(po4)
    9. 哱(po4)
    10. 岶(po4)
    11. 䎅(po4)
    12. 䪖(po4)
同部首
    1. 攸
    2. 敂
    3. 斂
    4. 攽
    5. 整
    6. 敭
    7. 攴
    8. 攷
    9. 敫
    10. 敹
    11. 玫
    12. 政
同筆畫
    1. 恪
    2. 咳
    3. 柑
    4. 発
    5. 貟
    6. 洋
    7. 攱
    8. 㖇
    9. 秕
    10. 柒
    11. 珂
    12. 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