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àn

ㄒㄧㄢˋ

部首 手

部外 12

總筆畫 15

僩 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8A

左右結構

121251125113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ueg

qanb

dxq

57020

拼音 xiàn

注音 ㄒㄧㄢˋ

部首 手 部外 12總筆劃 15

基本區 648A筆順 121251125113511

撊 基本解釋

● 撊

xiàn ㄒㄧㄢˋ㊀㊁《集韻》下赧切,上潸匣。元部。㊂《集韻》賈限切,上産見。


  1. 兇猛。《左傳•昭公十八年》:「今執事撊然授兵登陣,將以誰罪。」
  2. 遮防禁止。《管子•五行》:「其氣不足,則發撊瀆盗賊。」
  3. 同「僩」。武勇威嚴貌。《集韻•産韻》:「僩,武貌。《爾雅》『瑟兮僩兮』。或作撊。」

英語 fierce; wrathful

【漢典】
【卯集中】【手】 撊·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撊·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集韻】【韻會】𠀤下赧切,音僩。勁忿貌。【左傳·昭十八年】今執事撊然授兵登陴。

又【正韻】下𥳑切,音限。義同。

又【集韻】賈限切,音𥳑。【揚子·方言】猛也。晉魏之閒曰撊。【爾雅·瑟兮僩兮】,《釋文》僩,或作撊。 【韻會】通作憪。

 

【漢典】
【卷八】【人】

↳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撊」字頭,请參考「僩」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武皃。从人閒聲。《詩》曰:“瑟兮僩兮。”下簡切

《說文解字注》

(僩)武皃。衞風淇奥傳。瑟、矜莊皃。僩,寬大也。許言僩,武皃。與毛異者,以爾雅及大學皆曰瑟兮僩兮者恂栗也。恂或作峻,讀如嚴峻之峻,言其容皃嚴栗。與寬大不相應,故易之。僩,左傳、方言、廣雅皆作撊。左傳:撊然授兵登陴。服注:撊然,猛皃也。杜注:撊然,勁忿皃。方言:撊,猛也。晉魏之閒曰撊。廣雅亦曰:撊,猛也。而荀卿子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則以陋陿與寬大反對,與毛合。葢大毛公固受詩於孫卿子者。从人閒聲。下𥳑切。十四部。詩曰:瑟兮僩兮。

【漢典】

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æ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han2 [梅县腔] han3 [海陆腔] han2 [客英字典] han2粤语 haan6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潸韻 上聲 僩小韻 下赧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寒部 ;王力系统:匣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撊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僩
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憲(xian4)
    2. 塪(xian4)
    3. 㦓(xian4)
    4. 䶟(xian4)
    5. 餡(xian4)
    6. 㯠(xian4)
    7. 粯(xian4)
    8. 䏹(xian4)
    9. 槏(xian4)
    10. 陷(xian4)
    11. 絤(xian4)
    12. 岘(xian4)
同部首
    1. 擑
    2. 掗
    3. 㨞
    4. 撚
    5. 㨹
    6. 抳
    7. 擤
    8. 撕
    9. 摘
    10. 擕
    11. 擄
    12. 挺
同筆畫
    1. 墧
    2. 緸
    3. 蝓
    4. 䮆
    5. 潤
    6. 㼻
    7. 㦻
    8. 凛
    9. 膷
    10. 撻
    11. 䝼
    12. 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