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戈

部外 11

總筆畫 15

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9BB

左右結構

5415413251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rat|nray

sai

ytnh

13650

部首 戈 部外 11總筆劃 15

擴展A 39BB筆順 541541325111534

㦻 基本解釋

● 㦻


  1. 同「襲」。《玉篇•戈部》:「㦻,古襲字,輕師不備也。」

英語 (ancient form of 襲) to put on; to wear, repeated; double; to inherit; to attack or take by surprise, to accord with; to unite

【漢典】
【卯集中】【戈】 㦻·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㦻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 㦻·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玉篇】古文襲字。輕師掩其不備也。餘詳衣部十六畫。

【漢典】
【卷八】【衣】

↳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㦻」字頭,请參考「襲」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左衽袍。从衣,龖省聲。𧟟,籒文襲不省。似入切

《說文解字注》

(襲)𠂇衽袍。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士䘮禮:乃襲三稱。注曰:遷尸於襲上而衣之,凡衣死者,左衽不紐。按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襲亦左衽不紐也。袍,褻衣也。記曰:纊爲繭、緼爲袍也。許曰:袍,襺也。士喪禮:襲衣有爵弁服、皮弁服、褖衣。注:褖衣所以表袍者,子羔之襲繭衣裳與稅衣爲一是也。斂始於襲,襲始於袍,故單言袍也。襲字引申爲凡揜襲之用。若記曰帛爲褶。士喪禮古文作襲。叚借字也。喪大記、玉藻用禮今文作褶。注曰:褶,袷也。有表裏而無著。許依古文禮,故不收褶字。凡經典重襲之義,如筮襲于夢,武王所用。祥襲則行,不襲則增,修德而改⺊,皆當作褶。褶義之引申。从衣,龖省聲。似入切。七部。

(𧟟)籒文襲不省。

【漢典】

㦻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檄(xi2)
    2. 䏮(xi2)
    3. 㤴(xi2)
    4. 䒁(xi2)
    5. 媳(xi2)
    6. 霫(xi2)
    7. 隰(xi2)
    8. 郋(xi2)
    9. 薂(xi2)
    10. 席(xi2)
    11. 蒵(xi2)
    12. 习(xi2)
同部首
    1. 㦸
    2. 戧
    3. 我
    4. 㦮
    5. 戊
    6. 㦱
    7. 戫
    8. 戳
    9. 或
    10. 戮
    11. 戬
    12. 戦
同筆畫
    1. 樂
    2. 蕡
    3. 䅬
    4. 膛
    5. 瘚
    6. 箴
    7. 𠍰
    8. 熤
    9. 請
    10. 瑺
    11. 廛
    12. 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