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ē

è

ㄎㄜ

ㄜˋ

部首 手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15

左右結構

12112154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fcl

qgit

dbzl

54012

拼音 kē è

注音 ㄎㄜ ㄜˋ

部首 手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6415筆順 1211215425221

搕 基本解釋

● 搕

kē ㄎㄜ《集韻》克盍切,入盍溪。


  1. 取。《集韻•盇韻》:「搕,取也。」
  2. 敲擊。如:搕煙袋。《玉篇•手部》:「搕,打也。」《字彙•手部》:「搕,擊也。」

● 搕

è ㄜˋ《廣韻》烏合切,入合影。


  1. 以手覆蓋。《廣韻•合韻》:「搕,以手盍也。」《集韻•盇韻》:「搕,以手覆也。」

英語 to strike; to take in the hand

德語 drücken, treffen (V)

【漢典】

搕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搕 kē

動

(1) 敲擊 [knock]。

如:搕詐(敲詐);搕拌(障礙;挫折);搕碰(撞)

(2) 通「磕」 [kowtow]。

如:搕額(磕頭,叩頭)

【漢典】

搕 國語辭典

搕ㄎㄜkē
動
  1. 取。《集韻·入聲·盍韻》:「搕,取也。」

  2. 敲擊、打擊。《字彙·手部》:「搕,擊也。」

【漢典】
【卯集中】【手】 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搕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集韻】克盍切,音榼。取也。

又擊也。

又【唐韻】烏合切,音罨。以手覆也。

又【集韻】乙盍切,音盦。義同。

【漢典】

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ʰɤ˥; ɤ˥˧

客家话 [梅县腔] kap8 [台湾四县腔] kap7 ep7 [客英字典] kap7 hap8 [海陆腔] kap7 ep7粤语 hap1 hap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搕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頦(ke1)
    2. 嗑(ke1)
    3. 蚵(ke1)
    4. 樖(ke1)
    5. 稞(ke1)
    6. 醘(ke1)
    7. 珂(ke1)
    8. 礚(ke1)
    9. 磕(ke1)
    10. 苛(ke1)
    11. 砢(ke1)
    12. 疴(ke1)
    13. 堮(e4)
    14. 讍(e4)
    15. 歞(e4)
    16. 䳬(e4)
    17. 姶(e4)
    18. 咢(e4)
    19. 諤(e4)
    20. 齶(e4)
    21. 搹(e4)
    22. 惡(e4)
    23. 堊(e4)
    24. 㡋(e4)
同部首
    1. 扬
    2. 捞
    3. 扚
    4. 擁
    5. 撺
    6. 扑
    7. 撝
    8. 拾
    9. 抾
    10. 捋
    11. 撗
    12. 搢
同筆畫
    1. 路
    2. 䐙
    3. 䅛
    4. 勢
    5. 槎
    6. 𠔩
    7. 搷
    8. 軿
    9. 歳
    10. 锬
    11. 锣
    12. 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