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ǒng

ㄗㄨㄥˇ

部首 手

部外 9

總筆畫 12

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03

左右結構

12143251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ukn

qcrp

dujw

58036

拼音 zǒng

注音 ㄗㄨㄥˇ

部首 手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6403筆順 121432514544

搃 基本解釋

● 搃

zǒng ㄗㄨㄥˇ


  1. 同「總」。《宋元以來俗字譜》:「總」,《目連記》作 「搃」。

英語 all, general; to summarize; the chief; to manage

【漢典】
【未集中】【糸】 總·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總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搃」字頭,请參考「總」字。)
【未集中】【糸】 總·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古文〕𠂳【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𠀤音摠。【說文】聚束也。【徐鉉曰】今俗作摠,非。【廣韻】合也,皆也。俗作惣。【書•伊訓】百官總巳。【左傳•僖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註】總,將領也。【前漢•揚雄傳】解扶桑之總轡。【註】總,結也。【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釋名】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詩•齊風】總角丱兮。【疏】總聚其髮,以爲兩角。【儀禮•喪服】總六升。【註】總六升者,首飾象冠。

又禾稾曰總。【書•禹貢】百里賦納總。【疏】總者,總下銍秸禾穗與稾,總皆送之。

又總布。【周禮•地官•廛人】總布。【註】總,讀如租𥡥之𥡥。𥡥布,謂守斗斛銓衡者之稅也。○按總緫音義各別,今俗以緫爲總,非。詳緫字註。

【漢典】
【卷十三】【糸】

↳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搃」字頭,请參考「總」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聚束也。从糸悤聲。作孔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摠,非是。

《說文解字注》

(總)聚束也。謂聚而縛之也。悤有散意,糸以束之。禮經之總,束髮也。禹貢之總,禾束也。引申之爲凡兼綜之偁。从糸悤聲。作孔切。九部。俗作揔。又譌作揔。

【漢典】

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uŋ˨˩˦

客家话 [海陆腔] zung3 [客英字典] zung3 [台湾四县腔] zung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總」。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總」 說文‧糸部「總」 睡.秦54「搃」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縂(zong3)
    2. 緫(zong3)
    3. 総(zong3)
    4. 蓗(zong3)
    5. 焧(zong3)
    6. 㢔(zong3)
    7. 傯(zong3)
    8. 倊(zong3)
    9. 㷓(zong3)
    10. 纵(zong3)
    11. 潀(zong3)
    12. 䙕(zong3)
同部首
    1. 挔
    2. 搬
    3. 扵
    4. 摵
    5. 㨫
    6. 㧼
    7. 扛
    8. 㨞
    9. 扸
    10. 捯
    11. 扼
    12. 扱
同筆畫
    1. 椏
    2. 腆
    3. 䛓
    4. 尞
    5. 蜒
    6. 琪
    7. 㕠
    8. 媉
    9. 𠗲
    10. 猰
    11. 㷊
    12. 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