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ī

ㄒㄧ

部首 彳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傒 蹊 𢓽 𧧹 𠌜 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FAF

左右結構

332344355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exd

hobvk

oizg

22284

拼音 xī

注音 ㄒㄧ

部首 彳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5FAF筆順 3323443554134

徯 基本解釋

● 徯

xī ㄒㄧ《廣韻》胡雞切,平齊匣。又胡禮切。支部。


  1. 等待;期望。《書•仲虺之誥》:「徯予后,后來其蘇。」
  2. 同「蹊」。小路。《漢書•貨殖傳》:「鷹隼未擊,矰弋不施於徯隧。」

英語 wait for, await, expect, hope

德語 Fußpfad, Fußweg (S)

法語 chemin,attendre

【漢典】

徯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徯 xī

動

(1) (形聲。從彳,奚聲。本義:等候,期待)

(2) 同本義 [wait]

徯,待也。——《說文》

惟動丕應徯志。——《虞書》。傳:「待也。」

徯我後。——《孟子》

徯予後。——《書·仲虺之誥》

又如:徯仰(仰望);徯後(表示對明君的盼望);徯望(希望;期待)

(3) 冷落,譏笑 [treat coldly]。

如:徯落(冷落。也作用尖刻的話譏諷嘲笑人)

詞性變化


◎ 徯 xī

名

(1) 通「蹊」。小路 [path]

邪道曰徯。步道曰徑。——《通俗文》

孟冬之月,謹關樑,塞徯徑。——《禮記·月令》

小徯乃平。——《周憬功勳銘》

矰弋不施於徯隧。——《漢書·貨殖列傳》

又如:徯徑(蹊徑,小路);徯隧(狹窄的小道)

【漢典】

徯 國語辭典

徯ㄒㄧxī
動
  1. 等待。《說文解字·彳部》:「徯,待也。」《書經·仲虺之誥》:「徯予后,后來其蘇。」漢·孔安國·傳:「徯,有所望也。」

名
  1. 小路。如:「徯徑」。《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序》:「鷹隼未擊,矰弋不施於徯隧。」通「蹊」。

【漢典】
【寅集下】【彳】 徯·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徯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徯·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𠀤音奚。【爾雅·釋詁】待也。【廣韻】有所望也。【書·仲虺之誥】徯予后。【玉篇】或作𥪦。

又鳧徯,鳥名。【山海經】鹿臺之山有鳥,名曰鳧徯。

又【揚子·方言】徯醯,危也。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

又【廣韻】胡禮切【集韻】【韻會】戸禮切,𠀤奚上聲。亦待也。

又與蹊通。【禮·月令】塞徯徑。【疏】徯徑,細小狹路也。【前漢·貨殖傳】矰弋不施於徯隧。

【漢典】
【卷二】【彳】

徯 《說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待也。从彳奚聲。蹊,徯或从足。胡計切

《說文解字注》

(徯)待也。孟子引書徯我后,趙曰:徯,待也。从彳奚聲。胡計切。十六部。按書孟音義、廣韵、玉篇、集韵、說文篆韵諩皆上聲。疑胡計誤。

(蹊)徯或从足。左傳:牽牛以蹊人之田。孟子:山徑之蹊。月令:塞徯徑。凡始行之以待後行之徑曰蹊,引伸之義也。今人畫爲二字,音則徯上蹊平,誤矣。

【漢典】

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日语读音 KOMISA MOTSU韩语罗马 HYEY现代韩语 혜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陆丰腔] hi1 [海陆腔] hi1粤语 hai4潮州话 hi5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齊韻 平聲 奚小韻 胡雞切 四等 開口;匣母 薺韻 上聲 徯小韻 胡禮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齊部 ;王力系统:匣母 支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徯」 說文‧彳部「徯」
「蹊」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傒
蹊
𢓽
𧧹
𠌜
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谿(xi1)
    2. 鸂(xi1)
    3. 鐊(xi1)
    4. 𠔃(xi1)
    5. 觽(xi1)
    6. 凞(xi1)
    7. 窸(xi1)
    8. 㜎(xi1)
    9. 巇(xi1)
    10. 鯑(xi1)
    11. 豀(xi1)
    12. 淅(xi1)
同部首
    1. 徏
    2. 彺
    3. 徒
    4. 徃
    5. 㣪
    6. 徺
    7. 徣
    8. 徭
    9. 徸
    10. 徇
    11. 㣵
    12. 㣸
同筆畫
    1. 尠
    2. 㬉
    3. 𠌿
    4. 榆
    5. 𠍧
    6. 㱮
    7. 塧
    8. 虞
    9. 搠
    10. 煖
    11. 滅
    12. 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