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ū

ㄈㄨ

部首 寸

部外 7

總筆畫 10

佈 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C03

上下結構

1251124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ehf|sfu

ibdi

fbds

53342

拼音 fū

注音 ㄈㄨ

部首 寸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5C03筆順 1251124124

尃 基本解釋

● 尃

fū ㄈㄨˉ


  1. 同「敷」。

英語 to state to, to announce

【漢典】

尃 國語辭典

尃ㄈㄨfū
動
  1. 散布。《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旁魄四塞,雲尃霧散。」通「敷」。

【漢典】
【寅集上】【寸】 尃·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尃 《康熙字典》

【寅集上】【寸】 尃·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芳蕪切【正韻】芳無切。𠀤與敷同。【說文】尃,布也。从寸甫聲。【徐曰】布以法度也。【玉篇】徧也。【易·說卦】震爲尃。《石經》作旉。

又【史記·封禪書】雲旉霧散。

又【集韻】或作溥。【禮·祭義】溥之橫乎四海。【註】讀如尃。

又【集韻】本作佈,佈散也。博古切。或作尃。【正字通】尃有布義,不必改音布也。 通作敷。

【漢典】
【卷三】【寸】

尃 《說文解字》

【卷三】【寸】
《說文解字》

布也。从寸甫聲。芳無切

《說文解字注》

(尃)布也。祭義。溥之而橫乎四海。釋文。溥本或作尃。同芳于反。今刻云或作敷。繆也。集韵、韵會可證。說卦傳。震爲專。鄭、虞、姚皆同。王肅、干寶作尃。干云。花之通名爲鋪。花皃謂之𧀮。漢書上林賦。布結縷。史記布作尃。徐廣曰。尃古布字。按尃訓布也。非一字。从寸。凡敷𢻱必有法度而後行。故从寸。甫聲。芳無切。五部。

【漢典】

尃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SHIKU AMANESHI MOTO HARA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fu5 [海陆腔] fu1 fu6粤语 fu1

近代音 中古音 敷母 虞韻 平聲 敷小韻 芳無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模部 ;王力系统:滂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尃」 叔尃父盨西周晚期集成4454「尃」 包2.176「尃」 說文‧寸部「尃」
「尃」 大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6「尃」 郭.老甲.12
「尃」 蔡侯墓殘鐘四十七片春秋晚期集成224「尃」 郭.語1.82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佈
敷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邞(fu1)
    2. 琈(fu1)
    3. 柎(fu1)
    4. 稃(fu1)
    5. 酜(fu1)
    6. 衭(fu1)
    7. 姇(fu1)
    8. 抙(fu1)
    9. 筟(fu1)
    10. 綒(fu1)
    11. 旉(fu1)
    12. 膚(fu1)
同部首
    1. 專
    2. 尋
    3. 寻
    4. 導
    5. 將
    6. 専
    7. 尌
    8. 対
    9. 射
    10. 㝷
    11. 㝴
    12. 寽
同筆畫
    1. 悍
    2. 㫦
    3. 唆
    4. 倈
    5. 粐
    6. 娔
    7. 涍
    8. 笐
    9. 砤
    10. 䊺
    11. 诿
    12. 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