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āi

ㄗㄞ

部首 口

部外 6

總筆畫 9

㦲 才 𠳆 𢦒 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4C9

半包圍結構

12125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akd

jir

ehj

43650

拼音 zāi

注音 ㄗㄞ

部首 口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54C9筆順 121251534

通 標

哉 基本解釋

● 哉

zāi ㄗㄞ《廣韻》祖才切,平哈精。之部。


  1. 語氣助詞。表示感歎,相當於「啊」。《易•乾》:「大哉,乾元!」
  2. 語氣助詞。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左傳•宣公十一年》:「(申叔時)對日:『猶可辭乎?』王曰:『可哉。』」
  3. 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於「呢」或「嗎」。《詩•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4. 語氣助詞。表示測度,相當於「吧」。《書•堯典》:「帝曰:『我其試哉!』」
  5. 語氣助詞。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吧」。《詩•召南•殷其靁》:「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6. 助詞。形容詞後綴。《文心雕龍•徵聖》:「是以遠稱唐世,則焕乎為盛,近襃周代,則郁哉可從。」
  7. 助詞。表示動態,相當於「了」。清翟灝《通俗編•語辭》:「哉,吴俗謂事已然曰哉……猶云『了』。今俗云『住哉』『罷哉』之類,與凡『哉』字有别。」
  8. 副詞。表示時間,相當於「才」。《書•康誥》:「惟三月哉生魄。」
  9. 通「烖(災)」。《管子•輕重丁》:「地重投之哉兆。」
  10. 姓。《萬姓統譜•灰韻》:「哉,見《姓苑》。」

英語 final exclamatory particle

德語 leid

法語 (particule exclamative ou interrogative)​

【漢典】

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哉 zāi

助

(1) (形聲。本義:語氣詞。《說文》:「言之間也。」表感嘆)

(2) 同本義 [alas]

(3) 表示感嘆,相當於「啊」

幸甚至哉。——曹操《步出夏門行》

非人哉。——《世說新語·方正》

旦旦有是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變詐幾何哉。——《聊齋志異·狼三則》

美哉,我少年中國。—— 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遠哉遙遙;快哉此風;命不易哉;誰不爲之痛心哉

(4) 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

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雞犬哉

(5) 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於「呢」或「嗎」

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豈獨一琴哉。——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豈主之子孫不必善哉。——《聊齋志異·促織》

豈獨一箸間哉。——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哉,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 清· 彭端淑《爲學一首示子侄》

又如:以此爲治,豈不難哉?吾又何能爲哉?

(6) 表示測度,相當於「吧」

我其試哉!——《書·堯典》

又如:我豈有所失哉!

(7) 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吧」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詩·召南》

【漢典】

哉 國語辭典

哉ㄗㄞzāi
副
  1. 始。《爾雅·釋詁》:「哉,始也。」

助
  1. 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何足道哉!」《詩經·邶風·北門》:「天實為之,謂之何哉?」《孟子·滕文公下》:「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

  2. 表示驚嘆的語氣。如:「大哉中華!」。《文選·宋玉·風賦》:「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3. 表示悲哀的語氣。如:「嗚呼哀哉!」

  4. 表示肯定的語氣。《左傳·宣公十一年》:「對曰:『猶可辭乎?』王曰:『可哉。』」

  5. 吳語。表示事情已經發生。《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比仔從前省得多哉。」同「了 」。

【漢典】
【丑集上】【口】 哉·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哉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哉·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古文〕才【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𠀤音栽。【說文】言之閒也。【註】《論語》君子哉若人。是爲閒隔之辭也。【爾雅·釋詁】哉,閒也。

又【爾雅·釋詁】哉,始也。【疏】哉者,古文作才。《說文》云才,草木之初也,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書·伊訓】朕哉自亳。

又【康誥】惟三月哉生魄。

又【玉篇】語助。【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又【韻會】柳宗元曰:疑辭也。【書·益稷】禹曰:兪哉。【註】口然而心不然之辭也。

又與材通。【論語】無所取材。【註】古字材哉同。

又音載。【書·武成】哉生明。【釋文】徐音載。

又【詩·大雅】𨻰錫哉周。【傳】哉,載也。【疏】文王能布𨻰大利,以賜子孫。於是又載行周道,致有天下。哉與載古字通。○按《左傳·宣十五年》昭十年引《詩》,哉俱作載。

又鄭箋云:哉,始也。與毛傳異。

又叶將其切,音貲。【詩·邶風】已焉哉。天實爲之,謂之何哉。

又【王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說文】本作𠳆。

又𢦔。

【漢典】
【卷二】【口】

哉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言之閒也。从口𢦔聲。祖才切

《說文解字注》

(哉)言之閒也。釋詁:孔𩲸哉延虛無之言閒也。許分別釋之曰:哉爲言之閒。鍇云:若左傳遠哉遙遙,論語君子哉若人是,哉爲閒隔之䛐。按如鍇說,則必句中乃爲言之閒,豈句末者非耶。句中哉字皆可𣃔句。凡㒳者之際曰閒,一者之竟亦曰閒,一之竟卽㒳之際也。言之閒歇多用哉字。若哉生明,初哉首基,則又訓哉爲始,凡竟卽爲始。从口𢦒聲。將來切。一部。

【漢典】

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Ąi˥ 日语读音 KANA YA韩语罗马 CAY现代韩语 재越南语 tai

客家话 [梅县腔] zai1 [海陆腔] zai1 zai5 [客英字典] zai1 [陆丰腔] zai1 [客语拼音字汇] zai1 [宝安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zai5粤语 zoi1潮州话 zai7

近代音 精母 皆來韻 平聲陰 哉小空;中古音 精母 咍韻 平聲 烖小韻 祖才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咍部 ;王力系统:精母 之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𢦏」 禹鼎西周晚期集成2834「哉」 帛乙9.34「哉」 說文‧口部「哉」
「哉」 邾公華鐘春秋晚期集成245
「哉」 燕侯載器戰國集成10583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㦲
才
𠳆
𢦒
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烖(zai1)
    2. 栽(zai1)
    3. 賳(zai1)
    4. 睵(zai1)
    5. 渽(zai1)
    6. 㦲(zai1)
    7. 灾(zai1)
    8. 菑(zai1)
    9. 畠(zai1)
    10. 災(zai1)
    11. 溨(zai1)
    12. 甾(zai1)
同部首
    1. 喔
    2. 咪
    3. 㕫
    4. 㕦
    5. 嗊
    6. 呉
    7. 噀
    8. 㘛
    9. 咀
    10. 嗰
    11. 嚡
    12. 嗗
同筆畫
    1. 専
    2. 𠗔
    3. 厖
    4. 烀
    5. 侮
    6. 炷
    7. 契
    8. 峇
    9. 䉺
    10. 甚
    11. 恸
    12. 䂛
初中古詩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汉·曹操 《观沧海》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论语》十二章》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汉·曹操 《龟虽寿》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魏晋·曹植 《梁甫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