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án

zá

zɑn

ㄗㄢˊ

ㄗㄚˊ

ㄗㄢ

部首 口

部外 6

總筆畫 9

㑑 偺 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4B1

左右結構

2513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thg

rhbu

jnl

66002

拼音 zán zá zɑn

注音 ㄗㄢˊ ㄗㄚˊ ㄗㄢ

部首 口 部外 6總筆劃 9

基本區 54B1筆順 251325111

常 通 標

咱 基本解釋

● 咱

zán ㄗㄢˊ《字彙》莊加切。


  1. 方言。我:~不懂他的話。
  2. 代詞。咱們:弟弟,~回家吧。~一起去看戲。
  3. 助詞。用於人稱代詞後(多見於詞曲)。宋趙長卿《驀山溪》:「我咱諳分,隨有亦隨無。」

● 咱

zá ㄗㄚˊ《改併四聲篇海》引《俗字背篇》子葛切。


  1. 代詞。表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宋柳永《玉樓春》:「你若無意向咱行,為甚夢中頻相見。」
  2. 语氣詞。用在祈使句末,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吧」。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看小生薄面,看覷女孩兒咱。」
  3. 語氣詞。用在陳述句末,表示要做什麼的語氣。元馬致遠《漢官秋》第一折:「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

● 咱

zɑn ㄗㄢ


  1. 方言。「早晚」二字的合音。如:這咱;那咱;多咱。《儒林外史》第七回:「那咱你在這裏上學時還小哩!」

英語 us

德語 wir (schließt die angesprochene Person ein; Taiwanisch)​

【漢典】

咱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咱

喒、偺、 zán

代

(1) (形聲。從口,自聲。本義:我)

(2) 同本義 [I]

你若無意向咱行,爲甚夢中頻相見。——柳永《玉樓春》

又如:咱可(咱們;我們);咱家(我);咱每(咱們。指我)

(3) 我們 [we]

(4) 稱代對話者的雙方

不怕,你們把守住和他幹,我給咱回村集合人去。——馬烽《村仇》

(5) 稱代說話者一方的複數。

如:咱各(我們彼此);咱彼各(我們倆)

詞性變化


◎ 咱 zán

<語氣>

(1) 用在祈使句末,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吧」

走了一會,來到門首也。張二哥,咱進去咱。——《青衫淚》

(2)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要做什麼的語氣

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元· 馬致遠《漢宮秋》

(3) 怎麼;咋 [how]。

如:咱個(咋個。怎麼)

◎ 咱 zán

名

〈方〉∶早晚 [sometime in the future;some day]——「早晚」兩字的合音,用於:「這咱」,「那咱」,「多咱」

【漢典】

咱 國語辭典

咱ㄗㄢˊzán
代
  1. 我。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今早智氏對咱說,……韓魏有反意。」《鏡花緣·第五四回》:「紅女道:『咱姓顏,不知誰是小山姐姐?』」

  2. 我們,包括聽話者。《前漢書平話·卷上》:「咱眾官員就此處買馬積草,共謀奪劉氏江山。」《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咱爺兒兩的交情就說不到個借字兒、還字兒 。」

咱ㄗㄚˊzá
  1. 參見「咱家 」條。

【漢典】
【丑集上】【口】 咱·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咱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咱·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篇海】子葛切,音咂。俗稱自己爲咱。

又【中州音韻】兹沙切,音查。義同。

【漢典】

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Ąn˧˥; tsɑ˧˥; tsɑ˨˩˦ 日语读音 WARE韩语罗马 CHAL CHA

客家话 [海陆腔] zap7 za1 [梅县腔] za1 [台湾四县腔] zap7 za1 [客英字典] za1 [宝安腔] zia1粤语 zaa1潮州话 za1

韵书
【漢典】

咱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㑑
偺
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喒(zan2)
    2. 偺(zan2)
同部首
    1. 唱
    2. 噍
    3. 啟
    4. 啗
    5. 嘡
    6. 吸
    7. 嘶
    8. 啂
    9. 嘑
    10. 㖤
    11. 嚻
    12. 咞
同筆畫
    1. 䡃
    2. 㱔
    3. 哚
    4. 盿
    5. 郚
    6. 𠗌
    7. 䄴
    8. 炠
    9. 染
    10. 城
    11. 相
    12. 砋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