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bìng

ㄅㄧㄥˋ

部首 人

部外 6

總筆畫 8

簡體 并

並 倂 拼 傡 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F75

左右結構

32431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uah

ott

nue

28241

拼音 bìng

注音 ㄅㄧㄥˋ

部首 人 部外 6總筆劃 8

基本區 4F75筆順 32431132

通

併 基本解釋

● 併

bìng ㄅㄧㄥˋ


  1. 並排;並列。《説文•人部》:“併,並也。”《廣雅•釋詁一》:“併,列也。”
  2. 並吞;合並。《廣韻•勁韻》:“併,兼也。”
  3. 副詞。一起,一齊。《漢書•賈誼傳》:“天下殽亂,高皇帝與諸公併起。”
  4. 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皆”、“都”。《廣韻•勁韻》:“併,皆也。“
  5. 催逼。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俺娘無明無夜併女工,我若得些兒閑空,張生呵,怎教你無人處把妾身作誦。”
  6. 用同“並”。連詞。並且。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罪在於書生之不識形勢,併與夫逆順曲直而忘耳。”
  7. 用同“並”。副詞。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天工開物•乃粒•黍稷粱粟》:“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併不知粱粟之名也。”
  8. 用同“拚(pin)”。《水滸全傳》第六回:“智深恰纔回身,正好三個摘脚兒厮見,崔道成和丘道人兩個又併了十合以上。”
  9. 通“屏”除去;放棄。《管子•霸形》:“於是伐鐘磬之縣,併歌舞之樂,宫中虚無人。”

英語 combine, annex

【漢典】

併 國語辭典

併ㄅㄧㄥˋbìng
動
  1. 合在一起。如:「合併」、「歸併」。《史記·卷五·秦本紀》:「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銀子用的差不多了,思量把自己住的房子併與本家,要到南京去住。」

  2. 排除。《管子·霸形》:「於是伐鐘磬之縣,併歌舞之樂,宮中虛無人。」《荀子·彊國》:「併己之私欲必以道。」唐·楊倞·注:「併讀曰屏,棄也。屏棄私欲遵達公義也。」通「摒」。

  3. 拚命。《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我今與你併個死活!』」《西遊記·第五八回》:「兩人比併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

副
  1. 一齊。《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下殽亂,高皇帝與諸公併起,非有仄室之勢以豫席之也。」宋·陳與義〈中牟道中〉詩二首之二:「如何得與涼風約,不共塵沙一併來。」通「並」。

【漢典】
【子集中】【人】 併·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併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併·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字彙】同倂。

【漢典】
【卷八】【人】

併 《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並也。从人并聲。卑正切

《說文解字注》

(倂) 竝也。 十篇曰:竝者,倂也。與此爲互訓。並,古音在十部,讀如旁。倂古音在十一部,讀如幷。竝倂義有別,許互訓者,禮經注曰古文並今文作倂,是古二字同也。 从人幷聲。 此舉形聲包會意。卑正切。十一部。

【漢典】

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ŋ˥˧ 日语读音 AWASERU NARABU SHIKASHI韩语罗马 PYENG越南语 tính

客家话 [宝安腔] bin5 [梅县腔] bin5 biang1 bin3 pin1 pin5 [海陆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4 [台湾四县腔] bin5粤语 bing3 ping3潮州话 bêng6 bian3 (pěng pìaⁿ)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勁韻 去聲 摒小韻 𢌿政切 三等 開口;幫母 靜韻 上聲 餅小韻 必郢切 三等 開口;並母 迥韻 上聲 竝小韻 蒲迥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青部 ;王力系统:幫母 耕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併」 說文‧人部   「併」 「并」 「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並
倂
拼
傡
𠊧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𠊧(bing4)
    2. 栤(bing4)
    3. 枋(bing4)
    4. 偋(bing4)
    5. 並(bing4)
    6. 㓈(bing4)
    7. 倂(bing4)
    8. 寎(bing4)
    9. 鮩(bing4)
    10. 幷(bing4)
    11. 并(bing4)
    12. 庰(bing4)
同部首
    1. 𠋡
    2. 𠋎
    3. 𠉟
    4. 侢
    5. 㑟
    6. 𠎷
    7. 㑙
    8. 𠊯
    9. 倂
    10. 伐
    11. 俰
    12. 𠌒
同筆畫
    1. 茋
    2. 㹜
    3. 杽
    4. 𠅍
    5. 泷
    6. 枉
    7. 匌
    8. 周
    9. 苠
    10. 弪
    11. 㛀
    12. 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