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á

ㄈㄚˊ

部首 丿

部外 4

總筆畫 5

疺 貶 𠂜 𠓟 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4E4F

單一結構

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pi|tpu

hino

mwvv

20302

拼音 fá

注音 ㄈㄚˊ

部首 丿 部外 3總筆劃 4

基本區 4E4F筆順 3454

常 通 標

乏 基本解釋

● 乏

fá ㄈㄚˊ


  1. 缺少:~味。貧~。不~其人。
  2. 疲倦:~困。~累。疲~。
  3. 無能,無用:~氣。~煤。

英語 lack; poor

法語 manquer de,faire défaut,fatigué

【漢典】

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乏 fá

〈名〉

(1) 古代射禮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風 [shield]

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說文》。按,容也。從反正,推事。受矢者爲正,避矢者爲乏。

故文反正爲乏。——《左傳·宣公十五年》

凡乏用革。——《儀禮·大射儀》

乏參侯道。——《儀禮·鄉射禮》。注:「容謂之乏,所以爲獲者御矢也。」

(2) 無功伏安,電抗性伏安單位 [var]

詞性變化


◎ 乏 fá

〈動〉

(1) 假借爲貶。物質財富短缺 [be short of;lack]

振乏絕。——《呂氏春秋·季春》。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戰國策·齊策》

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史記·貨殖列傳序》

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又如:乏資(缺乏費用);乏力(缺少氣力);不乏其人

(2) 荒廢;耽誤 [neglect]

子往矣,無乏吾事。——《莊子·天地》

自嚴奏答無滯,不敢安寢,頭目臃腫,事幸無乏。——《明史》

(3) 沒有,無 [not have]。

如:乏趣(無味,沒有興味);乏手(手頭不寬裕);乏角兒(沒有名氣的演員)

◎ 乏 fá

〈形〉

(1) 不正 [wry]。

如:乏樣子(醜陋的相貌)

(2) 疲乏;無力 [tired]

因其勞乏而乘之。——《新五代史·周德威傳》

又如:乏倦(疲倦);乏乏(很疲倦);人困馬乏

(3) 使土地貧瘠的,或使喪失力量或功效的 [exhausted]。

如:乏地

(4) 無能的,不中用的 [incapable]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 西施娘娘難道都是這種乏樣子嗎?——《老殘遊記》

又如:乏角兒(演技不高、沒有名氣的演員)

(5) 窮困 [poverty-stricken]。

如:乏用(手頭拮据);乏竭(竭盡;窮困);乏窘(窮困艱難)

常用詞組


乏頓乏倦乏困乏嗣乏味
【漢典】

乏 國語辭典

乏ㄈㄚˊfá
動
  1. 欠缺。如:「乏味」、「缺乏」。唐·劉叉〈雪車〉詩:「遠戍久乏糧,太倉誰為運紅粟?」

  2. 沒有。如:「乏人問津」、「回天乏術」。

形
  1. 貧窮。如:「貧乏」。漢·桓寬《鹽鐵論·力耕》:「昔禹水湯旱,百姓匱乏。」

  2. 疲勞。如:「疲乏」、「困乏」、「人困馬乏」。

【漢典】
【子集上】【丿】 乏·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4

乏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丿】 乏·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4

〔古文〕𠓟【唐韻】房法切【集韻】【韻會】扶法切,𠀤音伐。無也。【孟子】空乏其身。【禮·月令】季春,命有司振乏絕。【註】暫無日乏。

又匱也。【左傳·成二年】韓厥曰:敢告不敏,攝官承乏。【註】猶代匱也。

又廢也。【莊子·天地篇】子往矣,無乏吾事。【戰國策】不敢以乏國事。

又射者所蔽。【周禮·春官】車僕大射共三乏。【註】一名容,用皮爲之,王大射張三侯,每侯有乏,使持旌告獲者,藉以蔽矢也。【儀禮·鄕射禮】乏參侯道。【疏】三分侯道。 【左傳·宣十五年】文反正爲乏。【說文】反止爲之,反正爲𣥄。【徐鉉曰】尙書,惟正之供,反正不供,故曰乏。【通志】正乃射侯,正以受矢,乏乏以藏矢,是相反也。

【漢典】
【卷二】【正】

乏 《說文解字》

【卷二】【正】
《說文解字》

《春秋傳》曰:“反正爲乏。”房法切文二 重二

《說文解字注》

(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左傳宣十五年文。此說字形而義在其中矣。不正則爲匱𣥄,二字相郷背也。禮受矢者曰正,拒矢者曰𣥄。以其禦矢謂之𣥄,以獲者所容身謂之容。房法切。古音在七部。

【漢典】

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 唐代读音 bhiæp日语读音 TOBOSHII韩语罗马 PHIP现代韩语 핍越南语 phạp

客家话 [梅县腔] fat8 [台湾四县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东莞腔] fap8 [沙头角腔]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粤语 fat6潮州话 huag8【潮州】huêg8 (hûak 旧时:hûet)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乏」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乏」 說文‧正部「乏」 睡.秦115「乏」
「乏」 兆域圖銅版戰國晚期集成10478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疺
貶
𠂜
𠓟
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閥(fa2)
    2. 疺(fa2)
    3. 伐(fa2)
    4. 墢(fa2)
    5. 㘺(fa2)
    6. 罚(fa2)
    7. 橃(fa2)
    8. 罸(fa2)
    9. 坺(fa2)
    10. 浌(fa2)
    11. 𠓟(fa2)
    12. 瞂(fa2)
同部首
    1. 丹
    2. 龵
    3. 乊
    4. 𠂊
    5. 𠂰
    6. 𠂆
    7. 𠃄
    8. 㐅
    9. 禹
    10. 𠂚
    11. 乖
    12. 𠂽
同筆畫
    1. 㓅
    2. 㲸
    3. 𠖭
    4. 龰
    5. 弖
    6. 㣺
    7. 𠚦
    8. 𠃚
    9. 𠀌
    10. 六
    11. 歹
    12. 丑
初中古詩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先秦·孟子 《鱼我所欲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