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iè

nián

ㄊㄧㄝˋ

ㄋㄧㄢˊ

部首 麥

部外 5

總筆畫 16

簡體 𪎋

𪎋 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4D34

左右结构

123434343542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wwk

jeyr

foij

41460

拼音 tiè nián

注音 ㄊㄧㄝˋ ㄋㄧㄢˊ

部首 麥 部外 5總筆劃 16

統一碼 4D34筆順 1234343435421251

䴴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䴴

tiè ㄊㄧㄝˋ

     ◎ 餅類。

其它字義


● 䴴

nián ㄋㄧㄢˊ

  1. 〔青䴴〕藥草名。
  2. 同“黏”。

英語 a kind of cake, a kind of herb medicine, (same as 黏) to stick, glutinous; adhesive

© 漢典
【亥集下】【麥】 䴴·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䴴 《康熙字典》

【亥集下】【麥】 䴴·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集韻】托協切,音帖餠屬。【爾雅·釋草衆秫註】謂䴴粟也。

又動䴴,西南夷。【後漢·明帝紀】永平十七年,西南夷白狼動䴴諸種,慕義貢獻。

又【集韻】尼占切,音黏。【後漢·華佗傳】佗授人漆葉靑䴴散。靑䴴,藥草。一名地節,一名黃芝。 亦作黏。

© 漢典
【卷七】【黍】

黏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䴴”字頭,請參考“黏”字:)
【卷七】【黍】
『說文解字』

相箸也。从黍占聲。女廉切

『說文解字注』

(黏)相箸也。有叚溓爲黏者。如攷工記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是。从黍。占聲。女廉切。七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䂿(tie4)
    2. 䵿(tie4)
    3. 呫(tie4)
    4. 帖(tie4)
    5. 餮(tie4)
    6. 飻(tie4)
    7. 溓(nian2)
    8. 鲇(nian2)
    9. 䄹(nian2)
    10. 鲶(nian2)
    11. 䄭(nian2)
    12. 姩(nian2)
    13. 䩞(nian2)
    14. 哖(nian2)
    15. 鮎(nian2)
    16. 秊(nian2)
    17. 年(nian2)
    18. 秥(nian2)
同部首
    1. 䴸
    2. 麪
    3. 䴳
    4. 麲
    5. 麴
    6. 䴷
    7. 䴶
    8. 䴼
    9. 䵁
    10. 麧
    11. 䴱
    12. 䴭
同筆畫
    1. 橃
    2. 蕾
    3. 䜽
    4. 燖
    5. 螒
    6. 儣
    7. 覦
    8. 鞘
    9. 䵓
    10. 嶼
    11. 徼
    12. 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