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zhì

ㄓˋ

部首 馬

部外 9

总笔画 19

简体 骘

隲 骘 𨽥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A2D

上下结构

52212123312112544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bhic|bhho

nhsqf

yikc

71327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馬 部外 9总笔画 19

基本区 9A2D笔顺 5221212331211254444

騭 基本解释

● 騭

zhì ㄓˋ


  1. 见“骘”。

英语 stallion; promote

德语 bestimmen, entscheiden

法语 élever,étalon

【漢典】

騭 國語辭典

騭ㄓˋzhì
名
  1. 公馬。《說文解字·馬部》:「騭,牡馬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駉頌既美僖公牧于坰野之事,何限騲騭乎?」

動
  1. 升。《爾雅·釋詁》:「騭,假格陟躋登陞也。」

  2. 安排、安定。《書經·洪範》:「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

  3. 分辨、判定。如:「評騭是非」。

【漢典】
【亥集上】【馬】 騭·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0

騭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 騭·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職日切,音質。【玉篇】牡馬也。【爾雅·釋畜】牡曰騭。

又【六書統】乗馬登山也。从陟。陟,登也。【爾雅·釋詁】騭,陞也。【註】方言曰:魯衞之閒曰𨽥。

又定也。【書·洪範】惟天隂騭下民。【傳】定也。【釋文】騭,之逸反。馬云升也。升猶舉也,舉猶生也。【正義】傳以騭卽質也。質訓爲成,成亦定義,故爲定也。

又【集韻】竹力切,音陟。義同。

【漢典】
【】【】

騭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牡馬也。釋嘼曰。牡曰騭。牝曰騇。郭云。今江東呼䭸馬爲騭。按騭古叚陟爲之。小正。四月執陟攻駒。陟騭古今字。謂之騭者、陟升也。牡能乘牝。月令所謂累牛騰馬。皆乘匹之名。月令三月遊牝。小正四月執騭。事實相因也。若釋詁曰。騭、陞也。郭注引方言。魯衛之閒曰騭。洪範。惟天陰騭下民。馬融曰。騭、升也。升猶舉也。舉猶生也。漢五行志引經。服虔曰。騭音陟。應劭曰。騭、升也。此等騭字皆登陟字之假借。爾雅以釋詩書者也。故陟騭並列。而統曰陞也。方言。躡郅跂𢓜躋䠯登也。魯衛曰郅。郭注爾雅引之。郅作騭。葢郭當日所見不誤。後人或用其音、改其本字耳。方言與爾雅同義。从馬。陟聲。鉉本此下有讀若郅三字。此必後人羼入。非許原文也。陟聲古音在今職韵。郅聲古音在今質韵。相隔甚遠。諸家訓登。子愼音陟。騭之爲之翼切無可疑矣。葢自僞孔安國解尚書云騭、定也。意謂爲質之假借。而陸德明乃曰之逸反。師古乃音質。尤而效之者且改方言之騭爲郅。增竄讀若郅三字於許書。世有善讀書者。必能心知其意矣。一部。
【漢典】

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OSUUMA韩语罗马 CUL现代韩语 즐

客家话 [海陆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台湾四县腔] tsiit7 [梅县腔] zhit7粤语 zat1

近代音 中古音 照章母 質韻 入聲 質小韻 之日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德部 ;王力系统:章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騭」 說文‧馬部「騭」「骘」 「騭」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隲
骘
𨽥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㨖(zhi4)
    2. 识(zhi4)
    3. 䚇(zhi4)
    4. 瓆(zhi4)
    5. 贽(zhi4)
    6. 栉(zhi4)
    7. 聜(zhi4)
    8. 䬹(zhi4)
    9. 痓(zhi4)
    10. 熫(zhi4)
    11. 徏(zhi4)
    12. 穉(zhi4)
同部首
    1. 馺
    2. 龮
    3. 駓
    4. 䮔
    5. 驝
    6. 䭸
    7. 馷
    8. 䮰
    9. 驦
    10. 騔
    11. 騆
    12. 駘
同笔画
    1. 䶅
    2. 爈
    3. 䱶
    4. 爅
    5. 䕭
    6. 識
    7. 攒
    8. 缵
    9. 蘏
    10. 䚬
    11. 犣
    12. 鏤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