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用以形容饮食极其讲究。
-----------------
国语辞典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比喻食品精致,饮食讲究。《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宋.杨万里〈庸言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英语 lit. to eat but finely ground grain and finely chopped meat (idiom, from Analects), fig. to be fastidious about one's food
© 汉典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成语解释
【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示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 ◎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 汉典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