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fú

ㄈㄨˊ

部首 阝

部外 7

总笔画 9

垺 𡎽 𡏪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0DB

左右结构

3443521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ebbh

bdnl

pvyy

27427

拼音 fú

注音 ㄈㄨˊ

部首 阝 部外 7总笔画 9

基本区 90DB笔顺 344352152

标

郛 基本解释

● 郛

fú ㄈㄨˊ


  1. 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郭(外城)。

英语 outer walls of city; suburbs

德语 Vororte, Vorstädte (S)

法语 banlieue

【漢典】

郛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郛 fú

名

(1) (形声。从邑,孚( fú )声。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外城,古代指城圈外围的大城) 同本义 [outer city]

郛,郭也。字亦作垺。——《说文》

城卫楚丘之郛。——《左传·僖公十二年》

城成郛。——《左传·襄公十五年》

伐宋,入其郛。——《左传·隐公五年》

(2) 又如:郛郭(外城。比喻保障)

【漢典】

郛 國語辭典

郛ㄈㄨˊfú
名
  1. 外城。《左傳·隱公五年》:「伐宋,入其郛,以報東門之役。」

【漢典】
【酉集下】【邑】 郛·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郛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郛·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古文〕𡎽【廣韻】【集韻】𠀤芳無切,音孚。郭也。【左傳·隱五年】邾人、鄭人伐宋,入其郛。【註】城外大郭也。

又叶敷救切,音覆。【張衡·西京賦】量徑輪,考廣袤,經城洫,營郭郛。取殊材于八都,豈稽度于往舊。

【漢典】
【卷六】【邑】

郛 《说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郭也。从邑孚聲。甫無切

《說文解字注》

(郛)𩫏也。𩫏各本作郭。今正。公羊傳入其郛注。郛、恢郭也。城外大郭也。从邑。孚聲。甫無切。古音在三部。

【漢典】

郛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KURUWA

客家话 [海陆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梅县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粤语 fu1

近代音 非母 魚模韻 平聲陰 膚小空;中古音 敷母 虞韻 平聲 敷小韻 芳無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蕭部 ;滂母 蕭部 ;王力系统:滂母 幽部 ;滂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郛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郛」 包2.167「郛」 說文‧邑部「郛」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垺
𡎽
𡏪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纀(fu2)
    2. 箁(fu2)
    3. 艀(fu2)
    4. 涪(fu2)
    5. 䞞(fu2)
    6. 巿(fu2)
    7. 咈(fu2)
    8. 芙(fu2)
    9. 蚨(fu2)
    10. 䌿(fu2)
    11. 䥤(fu2)
    12. 鴔(fu2)
同部首
    1. 隌
    2. 鄗
    3. 隴
    4. 鄇
    5. 䧢
    6. 陃
    7. 郾
    8. 陝
    9. 郑
    10. 䧟
    11. 阼
    12. 鄜
同笔画
    1. 荨
    2. 祛
    3. 巻
    4. 烀
    5. 贺
    6. 洛
    7. 钜
    8. 籹
    9. 凂
    10. 埅
    11. 挊
    12. 䍓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