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fú

ㄈㄨˊ

部首 虍

部外 5

总笔画 11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659

左上包围结构

215315454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ant|hnte

ypph

ihwm

21234

拼音 fú

注音 ㄈㄨˊ

部首 虍 部外 5总笔画 11

基本区 8659笔顺 21531545434

虙 基本解释

● 虙

fú ㄈㄨˊ


  1. 姓。

德语 Fu (Eig, Fam)

【漢典】

虙 國語辭典

虙ㄈㄨˊfú
名
  1. 姓。伏羲氏之後。

【漢典】
【申集中】【虍】 虙·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虙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虙·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𠀤房六切,音服。【說文】虎貌。

又【廣韻】古與伏通。【正韻】虙犧氏,以能馴虙犧牲也。

又與宓通。【顏氏家訓】孔子弟子虙子賤爲單父宰,卽虙犧之後。俗字亦爲宓,今兗州永昌郡,舊單父地是也。東門有子賤碑,漢世所立,乃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乃知虙與伏古來通,字誤以爲宓。【前漢·司馬相如傳】靑琴虙𡚱之徒。【師古註】虙與伏字同,字本作虙也。

【漢典】
【卷五】【虍】

虙 《说文解字》

【卷五】【虍】
《說文解字》

虎皃。从虍必聲。房六切

《說文解字注》

(虙)虎皃。古伏羲字作虙。五經文字引論語釋文云。宓子賤姓虙。文字譌舛。轉而爲宓。故濟南伏生稱子賤之後也。从虍。必聲。房六切。按古音在十二部。讀如密。顏氏家訓云。張揖、孟康皆云虙伏古今字。而皇甫謐帝王世紀云。伏羲或謂之宓羲。案諸經、史、緯、𠊱。遂無宓羲之號。虙宓二字下俱爲必。是以誤耳。孔子弟子虙子賤。卽虙羲之後。俗字亦爲宓。今兖州永昌郡城東門子賤碑。漢世所立。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虙之與伏古來通字。誤以爲宓。較可知矣。顏語謂虙音房六切。與伏音同。而宓音綿一切。與虙音殊。故謂宓羲宓子賤皆誤字。不知虙宓古音正同。故虙羲或作宓羲。其爲伏羲者。如毛詩苾字、韓詩作馥。語之轉也。宓子賤之當爲虙子賤。則出黃門肊測。而陸氏釋文、張氏五經文字從之。葢古未有作虙子賤者。若論其同从必聲。則作虙子賤亦無不可。

【漢典】

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8 [海陆腔] fuk8粤语 fuk6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屋韻 入聲 伏小韻 房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德部 ;王力系统:並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虙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虙」 說文‧虍部「虙」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幞(fu2)
    2. 蜉(fu2)
    3. 泭(fu2)
    4. 芾(fu2)
    5. 琈(fu2)
    6. 棴(fu2)
    7. 砩(fu2)
    8. 茯(fu2)
    9. 䋹(fu2)
    10. 颫(fu2)
    11. 佛(fu2)
    12. 桴(fu2)
同部首
    1. 虜
    2. 虠
    3. 處
    4. 䖜
    5. 䖗
    6. 虎
    7. 虡
    8. 虨
    9. 䖙
    10. 虥
    11. 虘
    12. 虣
同笔画
    1. 绶
    2. 㭬
    3. 啕
    4. 𠁲
    5. 紹
    6. 玈
    7. 铦
    8. 琏
    9. 㾒
    10. 𠅧
    11. 㢍
    12. 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