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
-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销。~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画。~勒。
-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缝。
- 调和使黏,调味:~芡。
- 牵引,招引:~引。~通。
- 停留,逗留:~留。
- 摄取:~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股定理。
- 姓。
● 勾
- 事情,多指坏事:~当。
- 同“够”,达到,探取。
- 姓。
英语 hook, join, connect; entice
德语 anhaken, haken ,aufheben, annullieren ,entwerfen, schildern ,Aufhänger (S),Gou (Eig, Fam),Liebschaft, Affäre (S)
法语 rayer,barrer,esquisser,tracer,évoquer,rappeler,activité (sens péjoratif)
勾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本作“句”。弯曲 [bend]。
如:勾垂(弯曲低垂);勾着背;勾曲
(2) 删除或截取 [cancel]
谢安已令吏部郎 袁彦伯撰策文,文成, 安辄勾点,令更治改。——《魏书·司马叡传》
把报上的新词勾出来
又如:勾除(勾销,除掉);勾抹(勾除;抹掉);勾却(勾销,取消)
(3) 勾勒(用笔先勾一个轮廓) [delineate]。
如:勾染(勾勒渲染);勾填(勾勒填描)
(4) 勾结 [collude with]
都是这些和尚勾合光棍,在外诈作客商模样。——清· 艾衲居《豆棚闲话》
又如:勾哄(勾结哄骗);勾合(勾结;串通,结合)
(5) 勾引,引诱 [seduce]
他在王婆茶房里,和 武大娘子勾搭上了。——《水浒传》
又如:勾将(引杀;纠集);勾惹(引逗,挑逗);勾挑(勾引挑逗);勾戏(勾引调戏);勾肆(勾拦瓦肆的简称。宋元时说书演戏的场所,后来也指妓院);勾拽(勾引)
(6) 捉拿,逮捕 [catch]
其实犯死罪免死充军者,以著伍后所生子孙替役,不许勾原籍子孙。——《明史·刑法志》
又如:勾提(捉拿,拘捕);勾摄公事(拘捕罪犯);勾追(追捕,捉拿);勾取(捉拿);勾致(拘捕)
(7) 调和使粘 [thicken]。
如:勾点杂合面;勾一锅粥给大家吃
(8) 得到 [get]。
如:勾唤(传唤);勾扰(传唤干扰);勾集(召集);勾军(征兵);勾迁(征调,调遣)
词性变化
名
(1) 古代指不等腰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如:勾股弦定理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名
圈套 [trap]。
如:勾中(圈套)
词性变化
形
(1) 用同“够”。足够;能够 [enough;sufficient;can]
这米则有一石六斗,内中又有泥土糠皮,舂将来则勾一石多米。——《陈州粜米》
又如:你勾得着那么高吗?
常用词组
勾 國語辭典
-
彎曲的物體。如:「衣勾」、「魚勾」。同「鉤 」。
-
一種書寫符號,表示刪除、截取或答案正確。如:「書寫正確的請打勾。」
-
姓。如宋代有勾濤。
-
挑動、引起。元·張可久〈醉太平·金華洞冷〉曲:「數枝黃菊勾詩興,一川紅葉迷仙徑。」《紅樓夢·第九五回》:「偶沾寒氣,勾起舊病。」
-
選取、徵調。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今奉上司差遣,著我勾秋胡當軍,走一遭去。」
-
刪掉、取消。如:「新愁舊恨,一筆勾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舊恩愛一筆勾,新夫妻兩意投,枉教人笑破口。」
-
暗地相通。如:「勾結」。《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沈鍊因失職 怨望,教浩等煽妖作幻,勾虜謀逆。」
-
描繪。如:「勾勒」、「勾出輪廓來。」
-
一種烹飪方法。用芡粉或麵粉使菜餚、湯汁濃稠。如:「勾滷」、「勾芡」。
勾 字源字形
隸書 | 楷書 |
重定向至「句」。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