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wěi

ㄨㄟˇ

部首 亻

部外 9

总笔画 11

简体 伪

僞 伪 吪 媯 為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07D

左右结构

324355544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yto

oikf

nuyu

24227

拼音 wěi

注音 ㄨㄟˇ

部首 亻 部外 9总笔画 11

基本区 507D笔顺 32435554444

通

偽 基本解释

● 偽

wěi ㄨㄟˇ


  1. 欺詐,假裝。 《書·周官》:“恭儉惟德,無載爾偽。”
  2. 虛偽;虛假。 《易·繫辭下》:“情偽相感而利害生。”
  3. 人為:指人工所為或後天習得。 《荀子·性惡》:“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
  4. 僭偽,非正統。 晉·李密《陳情表》:“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
  5. 通“帷”。指帷幔。 《禮記·喪服大記》:“素錦褚,加偽荒。”
  6. 通“為”(wéi)。指行為、作為。 《逸周書·史記》:“上衡氏偽義弗克,俱身死國亡。”
  7. 通“訛”(é)。指改變、變化。 《楚辭·劉向〈九嘆·怨思〉》:“若青蠅之偽質兮,晉·驪姬之反情。”
  8. 指船隻搖晃之狀(é)。 《方言》卷九:“偽謂之仡。”
  9. 通“媯”(guì)。指健狡。 《集韻·寘韻》:“媯,《方言》:『媯、媞,慢也。一曰健佼也。』”
  10. 通“䞈”(guì)。指貨幣。 《墨子·公孟》:“以廣辟土地,著税偽材。”

英语 false, counterfeit, bogus

德语 falsch, gefälscht, unecht, illegal (Adj)

【漢典】

偽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偽

僞 wěi

動

(1) (會意兼形聲。從人,從爲,爲亦聲。本義:欺詐)

(2) 同本義 [cheat;swindle]

偽,詐也。——《說文》。徐鍇曰:「偽者,人爲之,非天真也。」

無或詐偽淫巧。——《禮記·月令》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荀子·性惡篇》

又如:偽詐(欺詐);偽怠(欺詐懈怠);偽服(騙居尊位);偽人(偽夫。偽善、詐偽之人);偽巧(詐偽奸滑);偽臣(詐偽之臣);偽民(詐偽的人);偽行(詐偽的行爲)

(3) 人爲;矯飾 [do]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4) 偽裝;假裝 [pretend;feign;disguise]

然則舜偽喜者與?——《孟子·萬章上》

又如:偽廉(假裝廉潔);偽行(假裝出某種行爲;假裝);偽冒(假冒;冒充);偽從(假作同意);偽讓(假意謙讓)

(5) 偽造,假作 [forge]。

如:偽易(作假偷換);偽作(假造);偽從(假作同意)

詞性變化


◎ 偽

僞 wěi

形

(1) 虛假;不真實 [false;fake]

作偽主以行。——《禮記·曾子問》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莊子·齊物論》

寄偽兒啼。——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古書之正偽。——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偽爲屋券。——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家藏偽章。——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偽言(虛假的言論);偽名(假名);偽行(虛假的行爲);偽命(虛假的命令);偽辭(虛假的言辭);偽態(虛偽的態度);偽意(虛假的心意);偽戾(詐偽乖戾);偽俗(詐偽的風氣)

(2) 非法;非正統 [puppet;illegal]

且臣少事偽朝。——晉· 李密《陳情表》

又如:偽政府;偽組織;偽庭(偽朝);偽師(僭偽、非正統政權的軍隊);偽國(僭偽之國);偽朝( 偽、非正統的王朝)

常用詞組


偽幣偽經偽軍偽君子偽劣偽善偽飾偽書偽託偽造偽證偽裝
【漢典】

偽 國語辭典

偽ㄨㄟˋwèi
動
  1. 人為。《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漢·王充《論衡·明雩》:「天至賢矣,時未當雨,偽請求之,故妄下其雨,人君聽請之類也。」

副
  1. 假裝。《隋書·卷七○·李密傳》:「密知化及糧且盡,因偽與和,以敝其眾。」

形
  1. 假的。如:「偽鈔」、「偽證」。

  2. 竊據的、不合法的。如:「偽政府」。《文選·李密·陳情表》:「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唐·皮日休〈題後魏釋老志〉:「則收之為是,媚於偽齊之君耶。」

【漢典】
【子集中】【人】 僞·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僞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偽”字头,请参考“僞”字。)
【子集中】【人】 僞·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𠀤危睡切,危去聲。【說文】詐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敎之中。【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左傳·襄三十年】淑愼爾止,無載爾僞。

又位悲切,讀作帷。【禮·喪大記】素錦褚,加僞荒。

又【集韻】【正韻】𠀤與訛同。【周禮·春官·馮相氏註】中夏,辨秩南僞。【前漢·王莽傳】以勸南僞。【註】韋昭讀。【正字通】書堯典本作南訛,周禮註及漢書誤从僞。轉註古音謂吪假借作僞,泥。 【說文】从人,爲聲。【徐曰】僞者人爲之,非天眞也,故人爲爲僞。

 

【漢典】
【卷八】【人】

↳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偽”字头,请参考“僞”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詐也。从人爲聲。危睡切

《說文解字注》

(僞)詐也。詐者,欺也。釋詁曰:詐,僞也。按經傳多假爲爲僞,如詩:人之爲言。卽僞言。月令:作爲淫巧。今月令云詐僞淫巧。古文尙書南僞,史記作南爲,左傳爲讀僞者不一。葢字涉於作爲則曰僞。徐鍇曰:僞者,人爲之,非天眞也。故人爲爲僞是也。荀卿曰:桀紂,性也。堯舜,僞也。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僞。又曰: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心慮而能爲之動謂之僞。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僞。荀卿之意謂堯舜不能無待於人爲耳。玉裁昔爲謝侍郞墉作荀卿補注,曾言之。从人爲聲。危睡切。古音在十七部。

【漢典】

偽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ei˨˩˦ 日语读音 ITSUWARU NISE ITSUWARI韩语罗马 WI越南语 nguỵ

客家话 [宝安腔] ngui3 [梅县腔] ngui3 [客语拼音字汇] ngui3粤语 ngai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偽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偽」說文‧人部 「偽」睡虎地簡24.34 「偽」 「伪」 「偽」
          「偽」老子甲後370      
          「偽」漢印徵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
异体字
僞
伪
吪
媯
為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儰(wei3)
    2. 㥨(wei3)
    3. 捤(wei3)
    4. 㾯(wei3)
    5. 委(wei3)
    6. 嶉(wei3)
    7. 暐(wei3)
    8. 瓗(wei3)
    9. 䬐(wei3)
    10. 䬿(wei3)
    11. 浘(wei3)
    12. 椲(wei3)
同部首
    1. 𠊴
    2. 𠋄
    3. 𠈪
    4. 㒁
    5. 𠍹
    6. 𠉖
    7. 㒄
    8. 伄
    9. 𠋌
    10. 𠌎
    11. 俓
    12. 𠋪
同笔画
    1. 麸
    2. 䞛
    3. 紴
    4. 卙
    5. 䑕
    6. 夠
    7. 淗
    8. 萵
    9. 斛
    10. 绩
    11. 釭
    12. 隇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