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飠

部外 4

总笔画 12

豉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96A1

左右结构

344511541254

五笔

仓颉

郑码

wyvc

oije

oxex

部首 飠 部外 4总笔画 12

扩展B 296A1笔顺 344511541254

𩚡 基本解释

●𩚡


  1. 同“豉”。陈直《洛陽漢墓羣陶器文字通釋》:“𩚡,當為豉字異體。”
【漢典】
【酉集中】【豆】 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𩚡”字头,请参考“豉”字。)
【酉集中】【豆】 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是義切【正韻】時吏切,𠀤音䊓。與𢻃同。【說文】配鹽幽尗也。【徐曰】尗,豆也。幽,謂造之幽暗也。【釋名】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也。【史記·貨殖傳】鹽豉千合。【前漢·食貨志】長安樊少翁賣豉,號豉樊。

又草豉。【本草綱目】生巴西諸國,草似韭狀,豉出花中。彼人食之。

又豉蟲。【葛洪·肘後方】此蟲正黑如大豆,浮遊水上,治射工毒成瘡、口不能語。用豉母蟲一枚含口中,卽瘥。 【類篇】或作䜻。

【漢典】
【卷七】【尗】

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𩚡”字头,请参考“𢻃”字:)
【卷七】【尗】
《說文解字》

配鹽幽尗也。从尗支聲。豉,俗𢻃从豆。是義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敊)配鹽幽尗也。廣雅說飮食曰:寑、䤁、鬰、𠪮、幽也。幽與𩰪同義。以豆𩰪之,其味苦。招䰟曰:大苦鹹酸,辛甘行些。王云:大苦,豉也。辛謂椒薑也,甘謂飴蜜也,言取豉汁調和以椒薑鹹酢,和以飴、蜜,則辛甘之味皆發而行也。釋名曰: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故齊人謂豉聲同嗜也。按齊民要術說作豉必室中溫煖,所謂幽尗也。云食經作豉法,用鹽五𦫵,所謂配鹽也。从尗支聲。是義切。十六部。


(豉)豉,俗𢻃从豆。此可證尗豆爲古今字。豆部之𧯦字、𧯡字皆非古文所有也。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餖
    2. 餫
    3. 餑
    4. 饌
    5. 餮
    6. 䭊
    7. 饃
    8. 餧
    9. 餥
    10. 饂
    11. 饄
    12. 餁
同笔画
    1. 痝
    2. 閔
    3. 棏
    4. 赋
    5. 煡
    6. 訽
    7. 㖽
    8. 毵
    9. 軫
    10. 溞
    11. 䝭
    12. 傊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