鈐 基本解释
● 鈐
- 「鈐記」的簡稱。官印。《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預選吉日是第二天臘月十九,接鈐任事。」
- 蓋章;蓋印。明沈榜《宛署雜記》:「製造長單,用印鈐蓋。」
- 鎖。晋郭璞《〈爾雅〉序》:「夫《爾雅》者……誠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
- 引申為鎖閉;關閉。漢嚴遵《道德指歸論》卷二:「天地鈐結,陰陽隔閉。」
- 〔鈐𨬍〕古代農具。大犁。《急就篇》:「鈐𨬍鈎銍斧鑿鉏。」
- 車轄。車軸頭上的銅鍵或鐵鍵,用以管住車輪,使不脫落。《玉篇•金部》:「鈐,車鎋也。」
- 兵法。《後漢書•方術傳序》:「箕子之術,師曠之書,緯候之部,鈐決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參驗人區。」
- 祭器名。《山海經•西山經》:「鈐而不精。」
- 用以炙幹茶葉的器具。宋蔡襄《茶録•茶鈐》:「茶鈐,屈金鐵為之,用以炙茶。」
- 星名。即鉤鈐。《漢書•天文志》:「其後熒惑守房之鉤鈐。鉤鈐,天子之御也。」
- 鎮,管束。唐吕温《京兆韋府君神道碑》:「仁護䤽惸,智鈐豪右。」
- 用同「鉗」。鉗持;緘禁。《篇海類編•珍寶類•金部》:「鈐,與鉗、钻同。」
● 鈐
- 釱。《集韻•覃韻》:「鈐,釱也。」
英语 lock, latch; stamp, seal
德语 versiegeln, siegeln
法语 loquet de porte,fermoir
鈐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鈐
名
(1) (形聲。從金,今聲。本義:一種農具)
(2) 官印 [official seal]。
如:鈐幹(掌印的官吏);鈐印(印章)
(3) 通「權」。權謀,謀略 [plan]
以有常術而無鈐謀。——《淮南子·詮言》
詞性變化
◎ 鈐
動
蓋章,蓋印 [stamp]。
如:鈐印彌封(蓋了印的密封文書);鈐識(打上印記);鈐蓋(蓋印);鈐別(蓋印識別)
常用詞組
鈐 國語辭典
-
車轄。車軸頭上用來拴住車輪的鐵鍵。《玉篇·金部》:「鈐,車轄也。」
-
鎖、關鍵。參見「鈐鍵 」條。
-
圖章。如:「鈐記」。《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預選吉日是第二天臘月十九,接鈐任事。」
-
烘茶葉的器具。如:「茶鈐」。
-
用印、蓋章。清·楊引傳〈浮生六記序〉:「鈐於簡端。」
-
管束、鎮壓。唐·呂溫〈故太子少保贈尚書左僕射京兆韋府君神道碑〉:「仁護鰥惸,智鈐豪右。」《紅樓夢·第七九回》:「須要拿出些威風來,纔鈐壓得住人。」
〔古文〕𨥩【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𠀤音箝。【說文】鈐𨬍,大犂也。一曰類耜。
又【玉篇】車轄也。
又【廣韻】兵鈐以閉房,神府以備非常。
又【廣韻】鉤鈐,星名。【前漢·天文志】熒惑守房之鉤鈐。鉤鈐,天子之御也。【註】房爲天駟,其隂右驂旁有二星,曰鉤鈐,故曰天子御也。【石氏星經】二星主法,明則羣臣奉職,天下道洽。【孝經·內事】昆弟親睦,則鉤鈐不離房。【晉書·天文志】鉤鈐主關籥,王者孝,則鉤鈐明。
又山名。【山海經】西次二經之首曰鈐山。
又鏁也。【爾雅序】六藝之鈐鍵。【疏】鈐,鏁也。
又【揚子·方言】矛,其柄謂之鈐。【註】巨巾反。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釱也。
又千尋切,音侵。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