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qián

ㄑㄧㄢˊ

部首 氵

部外 18

总笔画 21

𤅬 𤄵 𨽨 潛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04A

左右结构

4411535153512512543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aqh

emub

vhjl

31127

拼音 qián

注音 ㄑㄧㄢˊ

部首 氵 部外 18总笔画 21

基本区 704A笔顺 441153515351251254312

灊 基本解释

● 灊

qián ㄑㄧㄢˊ


  1. 古河名,即潜水,在今四川省。
  2.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
【漢典】

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灊 Qián

名

古地名 [Qian town]。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

【漢典】

灊 國語辭典

灊ㄑㄧㄢˊqián
名
  1. 參見「灊水 」條。

  2. 縣名。故城在今安徽省霍山縣東北三十里。《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六·江南八·廬州府》:「灊城,春秋時楚之潛邑,……漢置灊縣,屬廬江郡。」

【漢典】
【巳集上】【水】 灊·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灊·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慈鹽切,𠀤音潛。水名。【說文】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

又縣名。【史記·吳世家】以兵圍楚之六灊。【註】灊在廬江六縣西南。

又【廣韻】徐林切【集韻】徐心切,𠀤音尋。

又【廣韻】才林切【集韻】才淫切,𠀤音鬵。

又【廣韻】昨淫切【集韻】鋤簪切,𠀤音岑。義𠀤同。○按《說文》从水鬵聲。鬵,上从兂。《正字通》誤从旡,非。今改正。

【漢典】
【卷十一】【水】

灊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从水鬵聲。昨鹽切

《說文解字注》

(灊)灊水。出巴郡宕渠。西南入江。巴郡宕渠、二志同。今順慶府渠縣縣東北七十里有宕渠城是也。前志宕渠下曰。灊水西南入江。不曹水出東北南入灊。水經於江水曰。又東北至巴郡江州縣東。強水、涪水、漢水、白水、宕渠水五水合南流注之。酈云。宕渠水卽潛水渝水矣。水經又曰。潛水出巴郡宕渠縣。又南入於江。按許云西南入江。則此水必合嘉陵江至合州入江。未詳今之何水。鄭注禹貢梁州曰。漢別爲潛。其穴本小。水積成澤。流與漢合。蜀都賦。演以潛沬。劉逵云。禹貢梁州沲潛旣道。有水從漢中沔陽縣南流。至梓潼漢壽縣入穴中。通岡山下。西南潛出。今名伏水。舊說云禹貢潛水也。劉澄之、酈道元說與逵略同。或以今保寧府廣元縣之由七盤關經神宣驛又經龍洞口至朝天驛北穿穴而出入嘉陵之水證之。此水甚小。殆非是。況所由非宕渠也。班、許皆不釋禹貢。以灊水系諸宕渠縣。云西南入江。許云出宕渠。班則不云出宕渠。然則灊是入西漢以入江之水。今不能定爲何水耳。从水。鬵聲。昨鹽切。七部。

【漢典】

灊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æn˧˥

客家话 [海陆腔] siam2 cim2 [客英字典] siam2 cim2 [台湾四县腔] siam2 cim2粤语 cim4

近代音 中古音 邪母 侵韻 平聲 尋小韻 徐林切 三等 開口;從母 侵韻 平聲 𩷒小韻 昨淫切 三等 開口;從母 鹽韻 平聲 潛小韻 昨鹽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覃部 ;王力系统:從母 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灊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灊」說文‧水部 「灊」漢印徵     「灊」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
异体字
𤅬
𤄵
𨽨
潛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箝(qian2)
    2. 䨿(qian2)
    3. 虔(qian2)
    4. 㸫(qian2)
    5. 玪(qian2)
    6. 䋮(qian2)
    7. 犍(qian2)
    8. 䍉(qian2)
    9. 䈤(qian2)
    10. 忴(qian2)
    11. 蚙(qian2)
    12. 䁮(qian2)
同部首
    1. 澝
    2. 濡
    3. 渵
    4. 湠
    5. 灢
    6. 㴤
    7. 㳷
    8. 㳚
    9. 㳅
    10. 泝
    11. 潔
    12. 灕
同笔画
    1. 巋
    2. 䩌
    3. 䍥
    4. 瓔
    5. 鞽
    6. 䉦
    7. 㿘
    8. 䝒
    9. 䉬
    10. 㔮
    11. 𠑍
    12. 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