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ì

ㄧˋ

部首 言

部外 13

总笔画 20

简体 译

訳 译 𧬳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B6F

左右结构

41112512522112143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ylff

yrwlj

slbu

06641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言 部外 13总笔画 20

基本区 8B6F笔顺 41112512522112143112

通

譯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譯

yì ㄧˋ

  1. 把一種語言文字依照原義改變成另一種語言文字:~本。~文。~注。~著。~制。~音。口~。筆~。意~。直~。翻~。
  2. 解釋;闡述。

英语 translate; decode; encode

德语 übersetzen, dolmetschen (V)

法语 traduire,interpréter

© 汉典

譯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譯

譯 yì

〈動〉

(1) (形聲。從言,睪( yì )聲。本義:翻譯,把一種語言文字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

(2) 同本義 [translate]

譯,傳譯四夷之言者。——《說文》

譯,傳也。——《方言十三》

北方曰譯。——《禮記·王制》

重舌之人九譯。——張衡《東京賦》

譯者稱西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譯歐西人之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漢語被譯成日語;譯品(翻譯的作品);譯義(意譯);譯寫(翻譯寫作);譯經(翻譯經典)

(3) 解釋;闡述 [explain]

夫聖人爲天口,賢者爲聖譯。——《潛夫論》

(4) 通“擇”。選擇 [choose;select]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後嗣乖散,各相土譯居。——《隸釋·漢孟鬱修堯廟碑》

又如:譯居(擇居)

詞性變化

◎ 譯

譯 yì

〈名〉

(1) 翻譯人員 [interpreter]

於是乃召越譯,乃 楚說之。—— 劉向《說苑》

又如:譯費(支付給翻譯人員的錢);譯界(翻譯界);譯員(翻譯工作者)

(2) 異域 [foreign lands]

滄波伏忠信,譯語辨謳謠。——唐· 顧況《送從兄使新羅》

又如:譯語(異域的語言)

常用詞組


譯本譯筆譯電譯稿譯碼譯名譯譜譯述譯文譯意風譯音譯員譯者譯製譯製片譯註譯著譯作
© 汉典

譯 國語辭典

譯ㄧˋyì
動
  1. 將一種語言文字,轉換為另一種語言文字,使人易於瞭解。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三·釋詁》:「譯,見也。」疏證:「見者,著見之義,謂傳宣言語使相通曉也。」唐·白居易〈蘇州重元寺法華院石壁經碑文〉:「以華言唐文譯刻釋氏經典,自經品眾佛號以降字加金焉。」

  2. 解釋。《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後有天竺沙門曇柯迦羅入洛,宣譯戒律,中國誡律之始也。」唐·柳宗元〈天對〉:「盡邑以墊,孰譯彼夢?」

© 汉典
【酉集上】【言】 譯·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譯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譯·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唐韻】羊昔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繹。【說文】傳譯四夷之言者。【揚子·方言】傳也。

又見也。【註】傳宣語卽相見。【禮·王制】北方曰譯。【疏】通傳北方語官謂之譯。譯,𨻰也。謂𨻰說外內之言。劉氏曰:譯,釋也。猶言謄也。謂以彼此言語相謄釋而通之也。越裳氏重九譯而朝是也。【周禮·秋官·象胥·賈疏】北方曰譯者,譯卽易,謂換易言語,使相解也。

又【正字通】凡詁釋經義亦曰譯。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

又典屬國屬官有九譯令。

又叶弋灼切,音藥。【張華·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莫不駿奔稽顙,委質重譯。 【說文】本作𧬳。

© 汉典
【卷三】【言】

譯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傳譯四夷之言者。从言睪聲。羊昔切

『說文解字注』

(譯)傳四夷之語者。依李善、徐堅訂。方言:譯,傳也。王制曰: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从言睪聲。羊昔切。古音在五部。

© 汉典

譯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WAKE韩语罗马 YEK现代韩语 역越南语 dịch

客家话 [沙头角腔] jit8 [梅县腔] jit8 [海陆腔] rit8 [陆丰腔]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宝安腔] jit8 [东莞腔] jit8 cak8 [客英字典] jit8 [客语拼音字汇] yid6粤语 jik6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入聲作去聲 逸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昔韻 入聲 繹小韻 羊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鐸部 ;王力系统:餘母 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譯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譯」 郭.成.27 「譯」 說文‧言部   「譯」 「译」 「譯」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訳
译
𧬳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䯆(yi4)
    2. 醳(yi4)
    3. 弈(yi4)
    4. 燱(yi4)
    5. 鎰(yi4)
    6. 熼(yi4)
    7. 毅(yi4)
    8. 䆿(yi4)
    9. 䖊(yi4)
    10. 鶍(yi4)
    11. 囈(yi4)
    12. 帟(yi4)
同部首
    1. 論
    2. 䛩
    3. 䚷
    4. 䜏
    5. 譶
    6. 謭
    7. 詘
    8. 謅
    9. 誏
    10. 誙
    11. 䜃
    12. 䛙
同笔画
    1. 護
    2. 觷
    3. 盭
    4. 蠐
    5. 㰕
    6. 攓
    7. 䳨
    8. 魖
    9. 鐭
    10. 齟
    11. 䤓
    12. 蘝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