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剺面

拼音 lí miàn

注音 ㄌㄧˊ ㄇㄧㄢˋ

剺面 词语解释

解释
以刀划面。古代匈奴﹑回鹘等族遇大忧大丧,则划面以表示悲戚。亦用以表示诚心和决心。
-----------------
国语辞典
剺面lí miànㄌㄧˊ ㄇㄧㄢˋ
  1. 以刀割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诚哀痛。《魏书.卷二二.孝文五王传.清河王怿传》:「夷人在京及归,闻怿之丧,为之剺面者数百人。」唐.杜甫〈哀王孙〉诗:「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也作「梨面」。

© 汉典

剺面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剺面

  • 剺面,匈奴、突厥、回鹘等习俗。指以刀划面。①丧葬习俗。死者停尸于帐,子孙及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列于帐前,祭之。亲属俱绕帐走马7匝,其中1人至帐门,以刀剺面,且哭,血泪交流,如此7次方止,以示对死者的哀悼和祭奠。《后汉书·耿秉传》载,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至剺面流血”。女真、蒙古、哈萨克等族亦有此遗风。 ②送行礼仪。《新唐书·郭元振传》载,神龙(705—707)中,元振任安西大都护时,被朝廷召为太仆卿,“将行,安西酋长(突厥人)有剺面哭送者”。 ③讼冤习俗。《新唐书·酷吏来俊臣传》载,俊臣闻突厥酋长阿史那斛瑟罗有婢善歌舞,乃设计诬害之而欲得其婢,“诸酋长数十人割耳剺面、讼冤,乃得解”。此俗传至中原后,有些汉人用以请愿。《旧唐书·田承嗣传》载,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安禄山旧将田承嗣并有相、卫、洺、磁4州,欲为帅,乃暗中命诸将至唐朝中使孙知古处,割耳剺面,请以承嗣为帅。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梨面
      2. 犂面
      3. 黧面
      4. 犁面
      5. 励勉
      6. 勵勉
      7. 里面
      8. 梨面
      9. 裡面
      10. 裏面
      11. 犁鉏
      12. 犂庭扫穴
      13. 梨園行
      14. 離翍
      15. 離塵
      16. 離南
      17. 掛麪
      18. 臘麵
      19. 三脆麪
      20. 和麵
      21. 索麪
      22. 油茶麵
    相关词语
      1. 剺栎
      2. 剺耳
      3. 剺櫟
      4. 钩剺
      5. 鉤剺
      6. 面皰
      7. 面紅面緑
      8. 面皮
      9. 面妆
      10. 面土
      11. 面重
      12. 春风满面
      13. 檯面
      14. 撲面
      15. 斜面
      16. 叶面
      17. 朱唇粉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