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剺面

拼音 lí miàn

注音 ㄌㄧˊ ㄇㄧㄢˋ

剺面 詞語解釋

解釋
  • 以刀劃面。古代匈奴、回鶻等族遇大憂大喪,則劃面以表示悲慼。亦用以表示誠心和決心。
  • -----------------
    國語辭典
    剺面lí miànㄌㄧˊ ㄇㄧㄢˋ
    1. 以刀割面。古匈奴俗以割面流血,表示忠誠哀痛。《魏書.卷二二.孝文五王傳.清河王懌傳》:「夷人在京及歸,聞懌之喪,為之剺面者數百人。」唐.杜甫〈哀王孫〉詩:「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也作「梨面」。

    © 漢典

    剺面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剺面

  • 剺面,匈奴、突厥、回鶻等習俗。指以刀劃面。①喪葬習俗。死者停屍於帳,子孫及親屬男女各殺羊馬、陳列於帳前,祭之。親屬俱繞帳走馬7匝,其中1人至帳門,以刀剺面,且哭,血淚交流,如此7次方止,以示對死者的哀悼和祭奠。《後漢書·耿秉傳》載,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至剺面流血”。女真、蒙古、哈薩克等族亦有此遺風。 ②送行禮儀。《新唐書·郭元振傳》載,神龍(705—707)中,元振任安西大都護時,被朝廷召爲太僕卿,“將行,安西酋長(突厥人)有剺面哭送者”。 ③訟冤習俗。《新唐書·酷吏來俊臣傳》載,俊臣聞突厥酋長阿史那斛瑟羅有婢善歌舞,乃設計誣害之而欲得其婢,“諸酋長數十人割耳剺面、訟冤,乃得解”。此俗傳至中原後,有些漢人用以請願。《舊唐書·田承嗣傳》載,唐代宗大曆十年(775),安祿山舊將田承嗣並有相、衛、洺、磁4州,欲爲帥,乃暗中命諸將至唐朝中使孫知古處,割耳剺面,請以承嗣爲帥。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梨面
      2. 犂面
      3. 黧面
      4. 犁面
      5. 励勉
      6. 勵勉
      7. 里面
      8. 梨面
      9. 裡面
      10. 裏面
      11. 犁鉏
      12. 犂庭扫穴
      13. 梨園行
      14. 離翍
      15. 離塵
      16. 離南
      17. 掛麪
      18. 臘麵
      19. 三脆麪
      20. 和麵
      21. 索麪
      22. 油茶麵
    相關詞語
      1. 剺栎
      2. 剺耳
      3. 剺櫟
      4. 钩剺
      5. 鉤剺
      6. 面皰
      7. 面紅面緑
      8. 面皮
      9. 面妆
      10. 面土
      11. 面重
      12. 春风满面
      13. 檯面
      14. 撲面
      15. 斜面
      16. 叶面
      17. 朱唇粉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