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 基本解释
● 粵
- 連詞。表示承接關係,相當於“於是”。
- 助詞。用於句首。《説文•亏部》:“粵,亏也,審慎之詞者。《周書》曰:‘粵三日丁亥。’”
- 助詞。用於句中。《漢書•敍傳上》:“尚粵其幾,淪神域兮!”
- 厚。《管子•五行》:“然則天為粵宛,草木養長。”
- 古代南方部族名。《周禮•考工記敍》:“粵無鎛,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
- 廣東省的別稱。廣東、廣西古為百粵之地,故稱兩粵。宋韓駒《至國門聞蘇文饒將出都戯贈長句》:“人生動若參與商,咫尺無論限秦粵。”
英语 Guangdong and Guangxi provinces; initial particle
德语 Guangdong, Kanton ( Akz. ) (S, Geo)
法语 autre nom de la province du Guangdong
粵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助
(1) 助詞。古與「聿」、「越」、「曰」通用,用於句首或句中
粵,於也。審慎之詞也。從於,從寀,會意。——《說文》
粵,曰也。又,於也。——《爾雅》
粵三日丁亥。——《書·召誥》
粵詹(瞻)雒伊。——《史記·周本紀》
尚粵其幾,淪神域兮。——班固《幽通賦》
又如:粵若(發語詞。用於句首以起下文)
詞性變化
◎ 粵 Yuè
名
(1) 廣東的簡稱 [Guangdong; Kwangtung]。
如:粵繡
(2) 舊地名 [the provinces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百粵之地,即今廣東和廣西等地
予弱冠粵行。—— 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粵東(廣東省的別稱);粵寇(清朝統治階級對太平天國起義者的污衊之詞);粵海(指中國南部廣東一帶的海域,又作爲廣東和廣州的代稱);粵嶠(指五嶺以南地區)
常用詞組
粵 國語辭典
-
句首發語詞,無義。《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粵其聞日,宗室之儁有四百人,民獻儀九萬夫,予敬以終於此謀繼嗣圖功。」
-
句中助詞,無義。《漢書·卷一○○·敘傳上》:「尚粵其幾,淪神域兮!」《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石奴以褊濁興累,雖粵微纇,猶稱名實。」
-
廣東省的簡稱。
【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爾雅·釋詁】粤,曰也。【註】語辭發端。【說文】審愼之詞。【徐曰】凡言粤者,皆在事端句首,未便言之,駐其言以審思之。書召誥,粤三日丁巳是也。心中暗數其日數,然後言之,其聲氣舒亏,故从亏會意。
又【爾雅·釋詁】於也。【註】語之韻絕歎辭也。
又與曰通。【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又與越通。【書·召誥】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
又地名。【前漢·高帝紀】從百粤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
又【地理志】粤地,牽牛婺女之分野。
又厚也。【管子·五行篇】天爲粤宛,草木養長。【註】天爲厚順,不逆時氣也。《說文》粵,从亏从宷。
粵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