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cái

ㄘㄞˊ

部首 糹

部外 17

总笔画 23

才 毚 𦂯 𦆵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E94

左右结构

554444352511535352513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xqky

vfnri

zrrs

27913

拼音 cái

注音 ㄘㄞˊ

部首 糹 部外 17总笔画 23

统一码 7E94笔顺 55444435251153535251354

纔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纔

cái ㄘㄞˊ

  1. 方,始:昨天~來。現在~懂得這個道理。
  2. 僅僅:~用了兩元。來了~十天。

英语 talent, ability; just, only

法语 capacité,talent,tout juste,à peine,ne... que,seulement,(utilisé pour renforcer le ton)​

© 汉典

纔 國語辭典

才ㄘㄞˊcái
副
  1. 方、始、刚刚。《汉书·卷四九·鼌错传》:「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唐·鱼玄机〈闺怨〉诗:「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2. 仅、只。《汉书·卷五一·贾山传》:「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 绝矣。」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至十七岁与夫配合,才得两年,不幸儿夫亡化。」

© 汉典
【未集中】【糸】 纔·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纔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纔·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𠀤音衫。【說文】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纔,淺也。

又【集韻】鉏咸切,音讒。

又所鑒切,音釤。

又仕懺切,音鑱。義𠀤同。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𠀤音裁。【廣韻】僅也。【前漢·鼂錯傳】遠縣纔至。【註】纔,淺也,猶言僅至也。

又與財同。【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註】索隱曰:財字與纔同。

又與裁同。【前漢·高后文功臣表】裁什二三。【註】師古曰:裁,與纔同。

又與材同。【前漢·杜欽傳】廼爲小冠,高廣材二寸。【註】師古曰:材,與纔同。古通用。

© 汉典
【卷十三】【糸】

纔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纔,淺也。讀若讒。从糸毚聲。七咸切

『說文解字注』

(纔)帛雀頭色也。今經典緅字許無。纔卽緅字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注。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則爲緅。緅、今禮俗文作爵。言如爵頭色也。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士冠禮爵弁服注。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然。或謂之緅。依鄭則爵緅纔三字一也。三字雙聲。巾車雀飾注曰。雀、黑多赤少之色。玉裁按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一曰𣁋黑色如绀。句。纔、逗。淺也。前一說謂黑多。後一說謂微黑。不同。鄭注考工、巾車謂黑多。注士冠禮謂微黑。亦不同也。其實雀頭微黑而巳。纔淺亦於雙聲求之。猶竊之訓淺也。江沅曰。今用爲才字。乃淺義引伸。讀若讒。从糸。毚聲。士咸切。八部。

© 汉典

纔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Ąi˧˥ 唐代读音 *dzhəi日语读音 WAZUKA韩语罗马 CAY现代韩语 재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ai2 [客语拼音字汇] coi2 [海陆腔] cai2 [客英字典] cai2 [宝安腔] cai2 [陆丰腔] cam3 [梅县腔] cai2粤语 coi4潮州话 cai5

近代音 清母 皆來韻 平聲陽 才小空;中古音 從母 咍韻 平聲 裁小韻 昨哉切 一等 開口;審生母 銜韻 平聲 衫小韻 所銜切 二等 開口;從母 代韻 去聲 載小韻 昨代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添部 ;王力系统:山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纔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纔」 說文‧糸部「纔」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才
毚
𦂯
𦆵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才(cai2)
    2. 㒲(cai2)
    3. 扐(cai2)
    4. 䴭(cai2)
    5. 財(cai2)
    6. 财(cai2)
    7. 裁(cai2)
    8. 材(cai2)
同部首
    1. 級
    2. 纘
    3. 縞
    4. 紾
    5. 縷
    6. 紇
    7. 䌂
    8. 絥
    9. 纆
    10. 纐
    11. 䊶
    12. 䋉
同笔画
    1. 鼈
    2. 攣
    3. 鼶
    4. 戀
    5. 鷻
    6. 齃
    7. 髞
    8. 灚
    9. 䜢
    10. 鱦
    11. 灙
    12. 䴅
小学古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 《小池》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 《乡村四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宋·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初中古诗词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 《晚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唐·李商隐 《贾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