纔 國語辭典
副
方、始、剛剛。《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至,則胡又已去。」唐·魚玄機〈閨怨〉詩:「別日南鴻纔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
僅、只。《漢書·卷五一·賈山傳》:「然身死纔數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廟滅 絕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至十七歲與夫配合,纔得兩年,不幸兒夫亡化。」
© 漢典
『說文解字』
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纔,淺也。讀若讒。从糸毚聲。七咸切
『說文解字注』
(纔)帛雀頭色也。今經典緅字許無。纔卽緅字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注。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則爲緅。緅、今禮俗文作爵。言如爵頭色也。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士冠禮爵弁服注。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然。或謂之緅。依鄭則爵緅纔三字一也。三字雙聲。巾車雀飾注曰。雀、黑多赤少之色。玉裁按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一曰
𣁋黑色如绀。句。纔、逗。淺也。前一說謂黑多。後一說謂微黑。不同。鄭注考工、巾車謂黑多。注士冠禮謂微黑。亦不同也。其實雀頭微黑而巳。纔淺亦於雙聲求之。猶竊之訓淺也。江沅曰。今用爲才字。乃淺義引伸。讀若讒。从糸。毚聲。士咸切。八部。
© 漢典
小學古詩詞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 《小池》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 《乡村四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宋·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初中古詩詞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 《诫子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宋·司马光 《孙权劝学》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 《晚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唐·李商隐 《贾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魏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