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bǐ

ㄅㄧˇ

部首 彳

部外 5

总笔画 8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F7C

左右结构

332532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hcy|tby

hodhe

oixi

24247

拼音 bǐ

注音 ㄅㄧˇ

部首 彳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5F7C笔顺 33253254

常 通 标

彼 基本解释

● 彼

bǐ ㄅㄧˇ


  1. 那,那个:~岸。此起~伏。
  2. 他,对方:知己知~。~此。

英语 that, there, those

德语 er, Gegenseite, die andere Seite (S)​,jenes, jene, ein anderer, die anderen (S)

法语 celui-là,l'autre

【漢典】

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彼 bǐ

代

(1) (形声。从彳,皮声。“彳”( chì)。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2) 那,与“此”相对 [that]

彼,对此称彼也。——《玉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魏风·伐檀》

此土延续石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彼此腾倒着做(彼此交换。骂西门庆与书童有染,而书童又与李瓶儿有染);彼苍(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4) 另一个事物 [the other;the another]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5) 又如:由此及彼

(6) 他,他们 [the other part]

彼与彼年相若也。——唐· 韩愈《师说》

幸而杀彼,甚善!——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常用词组


彼岸彼苍彼此彼此彼此彼等彼人彼时彼一时,此一时
【漢典】

彼 國語辭典

彼ㄅㄧˇbǐ
代
  1. 那、那個、那裡。與「此」相對。如:「彼時」、「彼處」、「厚此薄彼」。《戰國策·趙策》:「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橫此大江,淹彼南汜。」

  2. 他。如:「彼等」、「彼輩」、「知己知彼」。《史記·卷六二·管晏傳》:「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贖我,是知己。」唐·韓愈〈師說〉:「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漢典】
【寅集下】【彳】 彼·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彼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彼·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唐韻】補委切【集韻】補靡切,𠀤𥓓上聲。【說文】往有所加也。【玉篇】對此之稱。【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禮·檀弓】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又外之之詞。【論語】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

又【廣韻】𢔌也,邐也。

【漢典】
【卷二】【彳】

彼 《说文解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往,有所加也。从彳皮聲。補委切

《說文解字注》

(彼)往有所加也。彼加曡韵。从彳。皮聲。補委切。古音在十七部。

【漢典】

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唐代读音 *byɛ̌日语读音 KARE KANO韩语罗马 PHI现代韩语 피越南语 bỉ

客家话 [海陆腔] bi3 [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bi3 [沙头角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3 pi3 [东莞腔] bi3 [宝安腔] pi1 [台湾四县腔] bi3粤语 bei2潮州话 bi2

近代音 幫母 齊微韻 上聲 彼小空;中古音 幫母 紙韻 上聲 彼小韻 甫委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歌部 ;王力系统:幫母 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彼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皮」 䣄音央血尹征城春秋晚期集成425「彼」 說文‧彳部「彼」 睡.秦174「彼」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䘡(bi3)
    2. 粃(bi3)
    3. 㪏(bi3)
    4. 柀(bi3)
    5. 筆(bi3)
    6. 㠲(bi3)
    7. 笔(bi3)
    8. 鄙(bi3)
    9. 毞(bi3)
    10. 秕(bi3)
    11. 䣥(bi3)
    12. 夶(bi3)
同部首
    1. 徳
    2. 行
    3. 㣰
    4. 徰
    5. 㣵
    6. 忀
    7. 役
    8. 㣹
    9. 鿉
    10. 徤
    11. 徚
    12. 徧
同笔画
    1. 抭
    2. 𠗀
    3. 茂
    4. 昊
    5. 疠
    6. 呡
    7. 依
    8. 狗
    9. 拣
    10. 觅
    11. 肬
    12. 垇
初中古诗词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列子》《杞人忧天》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