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黃

部外 10

總筆畫 22

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3DB

左右結構

1221125121345435411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amwx

tcibp

earr

部首 黃 部外 11總筆劃 22

擴展B 2A3DB筆順 1221125121345435411515

𪏛 基本解釋

● 𪏛


  1. 同「熊」。
【漢典】
【亥集下】【黃】 𪏛·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0

𪏛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黃】 𪏛·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0

【玉篇】古文熊字。【山海經】甘棗山獸名𪏛。或曰熊。

【漢典】
【卷十】【熊】

↳熊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𪏛」字頭,请參考「熊」字:)
【卷十】【熊】
《說文解字》

獸似豕。山居,冬蟄。从能,炎省聲。凡熊之屬皆从熊。羽弓切

《說文解字注》

(熊)熊獸,佀豕。山凥,俗作居。冬蟄。見夏小正。从能,炎省聲。按炎省聲則當在古音八部。今音羽弓切。雒誥火始燄燄,漢書作庸庸。淮南書:東北曰炎風,一作融風。皆古音之證。左傳正義曰:張叔反論云:賓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熊,久血爲燐,積灰生蠅。或疑熊當爲能。王劭曰:古人讀雄與熊皆于陵反,張叔用舊音。傅玄潛通賦與終韵,用新音也。玉裁謂:熊不妨古反于陵,要之反論必是能字。春秋左氏敬嬴,公、穀作頃熊,葢炎、熊、嬴三字雙聲。凡熊之屬皆从熊。

【漢典】

𪏛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黋
    2. 黌
    3. 䵌
    4. 䵎
    5. 䵊
    6. 黉
    7. 黆
    8. 黇
    9. 䵍
    10. 黊
    11. 䵐
    12. 黈
同筆畫
    1. 蘹
    2. 䂃
    3. 臞
    4. 灖
    5. 玀
    6. 彎
    7. 髑
    8. 䮶
    9. 䙬
    10. 䶇
    11. 鼲
    12. 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