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鳥

部外 6

總筆畫 17

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016

左右結構

211234325111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hiwo

yfhaf

idkr

部首 鳥 部外 6總筆劃 17

擴展B 2A016筆順 21123432511154444

𪀖 基本解釋

● 𪀖


  1. 同「鹙」。
【漢典】
【亥集中】【鳥】 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𪀖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 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玉篇】七由切【集韻】雌由切,𠀤音秋。【說文】禿鶖也。

【漢典】
【卷四】【鳥】

𪀖 《說文解字》

【卷四】【鳥】
《說文解字》

禿𪀖也。从鳥尗聲。鶖,𪀖或从秋。七由切〖注〗臣鉉等曰:尗非聲,未詳。

《說文解字注》

(𪀖)秃𪀖也。小雅毛傳。鶖、禿鶖也。張尙對孫皓曰。鳥之大者有禿鶖。古今注曰。扶老、秃秋也。大者頭高八尺。李時珍說其形甚詳。云頭項皆無毛。此其偁禿之故乎。从鳥。尗聲。七由切。三部。尗聲秋聲同在三部也。


(鶖)𪀖或从秋。秋聲。

【漢典】

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𪀖」說文‧鳥部 「𪀖」
「鶖」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湫(qiu1)
    2. 篍(qiu1)
    3. 秌(qiu1)
    4. 恘(qiu1)
    5. 媝(qiu1)
    6. 䲡(qiu1)
    7. 丘(qiu1)
    8. 鹙(qiu1)
    9. 恷(qiu1)
    10. 蚯(qiu1)
    11. 龜(qiu1)
    12. 鳅(qiu1)
同部首
    1. 鸌
    2. 䳚
    3. 䳛
    4. 鶶
    5. 鵇
    6. 鸏
    7. 鶴
    8. 鵽
    9. 鴼
    10. 鷲
    11. 鷉
    12. 鴈
同筆畫
    1. 䮑
    2. 檈
    3. 繉
    4. 駽
    5. 鎅
    6. 療
    7. 䫍
    8. 觳
    9. 懩
    10. 鎃
    11. 鍠
    12. 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