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髟

部外 12

總筆畫 22

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BDA

上下結構

1211154333521312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debe

shnlb

chbq

部首 髟 部外 11總筆劃 21

擴展B 29BDA筆順 121115433352131212511

𩯚 基本解釋

● 𩯚


  1. 同「鬌」。
【漢典】
【亥集上】【髟】 鬌·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9

↳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𩯚」字頭,请參考「鬌」字。)
【亥集上】【髟】 鬌·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9

【廣韻】丁果切【集韻】【韻會】都果切【正韻】都火切,𠀤音朶。【說文】髮隋也。【玉篇】小兒翦髮爲鬌。【類篇】剃餘髮。一曰髮美。【禮·內則】翦髮爲鬌。【註】鬌,所遺髮也。【疏】三月翦髮,所留不翦者爲鬌。

又【廣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𠀤音墮。

又【集韻】他果切,音妥。

又【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𠀤音錘。

又【集韻】【韻會】𠀤傳追切,音椎。

又【集韻】翾規切,音綏。義𠀤同。

【漢典】
【卷九】【髟】

↳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𩯚」字頭,请參考「鬌」字:)
【卷九】【髟】
《說文解字》

髮隋也。从髟,隋省。直追切

《說文解字注》

(鬌)髮墮也。鉉本墮作隋。廣韵云。髮落是也。內則曰。三月之末。擇日翦髮爲鬌。男角女羈。鬌本髮落之名。因以爲存髮不翦者之名。故鄭注云。鬌、所遺髮也。方言、廣雅有毻字。江賦注所引字書有?字。皆謂落毛。與鬌義相近。从髟。隋省聲。鍇本隋作𡐦、皆通。此舉形聲包會意也。內則音義曰丁果反。徐大果反。是古音在十七部。匡謬正俗引呂氏字林、玉篇、切韵並直垂反。則轉入十六部矣。大徐引唐韵直追切。在脂韵。非也。宋廣韵直垂切。則同陸法言切韵。

【漢典】

𩯚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鬤
    2. 䯳
    3. 䯮
    4. 鬛
    5. 鬋
    6. 髻
    7. 髲
    8. 鬐
    9. 鬗
    10. 髧
    11. 鬣
    12. 䰁
同筆畫
    1. 䉩
    2. 鰷
    3. 鐵
    4. 鐲
    5. 鰩
    6. 鷎
    7. 櫳
    8. 籖
    9. 䕸
    10. 欁
    11. 蠟
    12. 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