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 基本解釋
鬣 詳細解釋
鬣 國語辭典
名
鬍鬚。《左傳·昭公七年》:「楚子享公于新臺,使長鬣者相。」晉·杜預·注:「鬣,鬚也。」
獸頸上的長毛。《禮記·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周人黃馬蕃鬣。」《文選·曹植·七啟》:「哮闞之獸,張牙奮鬣。」
鳥頭上的毛。《文選·枚乘·七發》:「鵷鶵鳼鶄,翠鬣紫纓。」
魚類頷旁的小鬐。《宋史·卷六二·五行志·水志下》:「有巨魚,高數丈,……轉鬣而傍艦皆覆。」
松針。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八·木篇》:「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兩株,大財如碗。」
掃帚。《禮記·少儀》:「拚席不以鬣,執箕膺擖。」唐·孔穎達·正義:「鬣謂掃地帚也。」
© 漢典
『說文解字』
髮鬣鬣也。从髟巤聲。㲱,鬣或从毛。䝓,或从豕。良涉切
『說文解字注』
(鬣)髮鬣鬣也。?部巤下曰。毛巤也。象髮在?上及髦髮鬣鬣之形。鬛鬣、動而直上皃。所謂頭髮上指、髮上衝冠也。辭賦家言旌旗獵獵。是其假借字也。許意巤爲今馬鬣字。鬣爲顫動之字。今則鬣行而巤廢矣。人部曰。儠者、長壯儠儠也。字意略同。今左氏傳長儠作長鬛。杜以多須釋之。殊誤。須下垂、不偁鬣。凡上指者偁鬣。从髟。巤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良涉切。八部。
(㲱)或从毛。許說毛者、通乎獸毛而言。故馬豖之髦亦曰鬣。周禮巾車翣字、故書爲䭷。亦或爲?。按䭷?皆卽?字也。
𣜩體多假葛爲巤。
(䝓)或从豖。曲禮曰。豖曰剛鬣。㣇部曰。豕鬣如筆管者曰豪。是或从豕之意也。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