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辵

部外 5

總筆畫 12

䢌 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84A0

左右结构

3332121252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ehbi

hmuf

pdzk

部首 辵 部外 5總筆劃 12

統一碼 284A0筆順 3332121252234

𨒠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下】【辵】 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𨒠”字頭,請參考“䢌”字。)
【酉集下】【辵】 䢌·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廣韻】【集韻】𠀤北末切,音撥。【玉篇】急走也。【集韻】前頓也。

又【集韻】普活切,音鏺。【廣雅】猝也。

又蒲撥切,音跋。義同。

又【說文】行貌。 或作䟛𧺡𧺺。

© 漢典
【卷二】【辵】

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𨒠”字頭,請參考“䢌”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行皃。从辵𣎵聲。蒲撥切

(䢌 zhì)前頡也。从辵巿聲。賈侍中說:一讀若㭘,又若郅。北末切

『說文解字注』

(䢌)行皃。从辵。聲。按各本篆文作?。非也。从卽禮切之?。則不得云?聲、云蒲撥切矣。?普活切。隷變作市。廣韵。䢌北末切。急走也。䟛蒲撥切。行皃。?上同。此三字實一字。二音實一音也。許書言剌癶。癶與䢌音義同。自下文䢡譌爲䢌。因改此䢌爲?。而以蒲撥、北末分隷之。其誤久矣。十五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辵
同筆畫
    1. 胔
    2. 蛜
    3. 葸
    4. 盙
    5. 絫
    6. 晫
    7. 猩
    8. 䍚
    9. 爺
    10. 㛵
    11. 鈊
    12. 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