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án

ㄈㄢˊ

部首 見

部外 15

總筆畫 22

𧢎 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89C

左右結構

123434341234134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sqqq

dkbuu

fogl

拼音 fán

注音 ㄈㄢˊ

部首 見 部外 15總筆劃 22

擴展B 2789C筆順 1234343412341342511135

𧢜 基本解釋

● 𧢜

fán ㄈㄢˊ


  1. 見「䚔」。
【漢典】
【酉集上】【見】 𧢜·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𧢜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 𧢜·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說文】䚔𧢜也。【類篇】暫見也。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

又翻阮切,翻上聲。

又孚萬切,翻去聲。義𠀤同。 【類篇】或省作𧢎。

【漢典】
【卷八】【見】

𧢜 《說文解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䚔𧢜也。从見樊聲,讀若幡。附袁切

《說文解字注》

(𧢜)䚔𧢜也。从見。樊聲。讀若幡。附袁切。十四部。小徐本篆作?。

【漢典】

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𧢜」說文‧見部 「𧢜」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𧢎
𧢣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䋦(fan2)
    2. 䌓(fan2)
    3. 璠(fan2)
    4. 笲(fan2)
    5. 䀟(fan2)
    6. 籵(fan2)
    7. 蠜(fan2)
    8. 䕰(fan2)
    9. 蹯(fan2)
    10. 䊩(fan2)
    11. 烦(fan2)
    12. 鐇(fan2)
同部首
    1. 覕
    2. 䚌
    3. 覯
    4. 覺
    5. 覤
    6. 視
    7. 䚄
    8. 䚐
    9. 䚇
    10. 覣
    11. 䚃
    12. 覗
同筆畫
    1. 鷞
    2. 㶚
    3. 䫲
    4. 䵁
    5. 䇁
    6. 蠦
    7. 䴂
    8. 贘
    9. 鱅
    10. 驋
    11. 鱜
    12. 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